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冉闵的“灭胡令”.

冉闵的“灭胡令”.

冉闵,字永曾,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父瞻原属乞活军,闵为石虎养孙。改姓名石闵,是石赵统治集团中较重要的将领,以勇敢善战著称。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互相残杀,闵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大司马李农之助,于350年正月杀石鉴,自称皇帝,国号大魏。复姓冉氏,仍都邺城,史称冉魏。石鉴死后,石只(石虎子)据襄国称帝,联合羌酋姚弋仲和鲜卑族前燕慕容儁,与冉闵常相攻伐。351年石只为其部将刘显所杀。352年闵攻破襄国,杀刘显,消灭了后赵的残余势力。其时,慕容儁势力渐盛,南下冀州,冉闵率军抵抗,兵败被俘,前燕军攻入邺城,冉魏亡。 冉闵在建立魏国的过程中对胡羯不论贵贱、男女、老少一律诛杀,共死二十余万人。冉魏建立后,立即与东晋政府联系,请求派兵共同讨伐胡人;又清定九流,实行九品官人法(见九品中正制),以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在经济上,开仓散粮,以求得百姓的拥护。在军事上,竭力与后赵残余势力石只、羌酋姚弋仲、前燕慕容儁争衡。由于残酷的民族仇杀和连绵的战争,加之饥馑,先前被迁到冀州、司州的胡汉各族人民数百余万各还本土,路上互相杀掠,饥疫死亡甚众。冉魏辖地渐小,人口锐减,农业生产陷于停顿,于352年终为前燕所灭。 说明:冉闵对羯人报复的原因 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凶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子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堂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冉闵为今人所广为知闻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民族英雄,亦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冉闵使胡族大返迁,造成中原百余万胡人死亡达十之七八,这就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中国历史上后来建国的十六国国家中,鲜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灭的民族部漏禅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这时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战。这才开始了和睦共处.五胡乱华时的少数民族往往打战不论男女老少全族皆兵。当然往后发展精兵全由男子充当。在十六国南北朝频繁的战争中,胡族大量战死,胡族彼此之间也相互灭族。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不断恢复增长,北朝东西魏的战争使胡人人口枯竭.两国汉族大地主势力却强大起来,为补充兵源不足,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西凉地区的汉军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这一时期.鲜卑国主们把公主嫁给这些汉族地主势力以拉拢他们,汉军的起用为后来杨坚灭胡和隋唐的建立创造外部条件。 如果没有冉闵的“杀胡令”,没有他号召汉人复仇,驱逐各胡出中原。以后会是什么样?首先胡人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后,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并不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也会像别外三大古国一样被异族取代。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只留下四五百万,这得主要归功于凶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樱启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闵灭后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凶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 羯族与凶奴在血腥脊搜如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可惜的是一支万人的羯族部族,因为向北投降鲜卑而保留下来.后来鲜卑人帮助它们杀了冉闵,鲜卑入主中原。 正因为这样,当冉闵首举义旗,才会应者云集,远在陇西的汉民也纷纷响应!若无冉魏,已无中华至今日! 也可以说 世无冉闵,中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冉闵:字永曾。?~公元三五二年。冉魏平帝武悼天王。石虎义孙,英猛善战,曾镇压东宫卫士组成的梁犊起义。后赵主石虎死后,汉羯两族冲突上升,冉闵利用两族矛盾,颁布杀胡令,大杀胡羯。次年,夺取羯赵政权,尽灭石氏,自立为帝,与诸势力混战,屡战屡胜,但国力大损。终败于鲜卑慕容恪的连环马阵。被俘后对燕主措辞强硬,在龙城被斩首,据说当年龙城大旱,周围草木皆枯,燕主慕容儁只得遣使祭祀,谥为武悼天王,据说当日即下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