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是什么意思?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这句话出自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论语·季氏篇》。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孔子认为进行道德修养,态度非常重要。具体说来,主动修德与被动进步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真正认识到了修德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渴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没有什么盯核功利性的目的,因而行善修德非常自觉。

后者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修德的重要,生有一定的认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可以分辨清楚,却不能自觉修德向善。另一种情况是,修德者并没有从思想高度认识到修德的重要意义,他之所以选择修德,是因为通过修德可以更容易获得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满足,比如获得官位,赢得尊重。

比如在古代,“以德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仕途径,这导致了大量非自愿修德者的出现。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功利性目的,比如沽名钓誉,比如做凯滚掘官敛财。这种意义上的修德就是被动的,不是为修德而修德,虽然也确实做了行善修德的事,但其备皮动机不纯,并不值得提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季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