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千夫所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种动物

千夫所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种动物

玛雅人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玛雅人和中国人在五千年前曾经是一家人。这首先从玛雅语言和汉语的特殊对应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先看词汇方面的对应(第一个词是汉语,第二个词是玛雅语): h an(男子)汉:han女婿、丈人;tan谈:tan说话;tan炭:taan灰;ch a叉:ch a叉;su an酸:su u n酸;b ao包:p au o包;ch i吃:ch ii吃肉;ch i齿:ch ii口;ch a i柴:ch e柴;ch u an船:ch em船;zh o n g种:ch um种;tu an团(圆):tom圆;k en g坑:k om坑洼;w a蛙:u o蛙;g an干(戈):k an(捍卫);an俺:en我;y i伊(他,她):y他的;d en g登,凳:tem登,凳;tan坛:tem神坛;p an g胖:p em胖。 如果把古汉语词和古玛雅语词进行比较,对应关系就更为突出,亲属关系更加清楚:k a苦:k a苦的;k a i歌:ka i歌唱;h iu a雨:h a雨,水;m iu a无:m a没,不,无;tau刀:ta刀;ta肚:taa肚子;d iek直:tek(to h)直;p iek壁:p ak墙壁;ch iak赤:ch ak红色的;sh iu o k数:x o k(x在此读sh)数;d o k读:x o k读;b iu a t伐(砍):b a t斧;lian g亮:lem亮;d ian g长:tam深,长;ian g央:y am在中央;g iu an倦:k an疲倦;g ian g强:k an强有力的;h u an g黄:kan黄色的;sh en g生:sian生的时间;d z ian前:tan在前。 这里的古汉语是上古汉语,为语言学大师王力所构拟,主要是《诗经》里的词。玛雅语是中古语,也有的是上古语、原始玛雅语的词。 由于玛雅人和中国人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所以这些相同或相似的词不可能是互相借用的,而只能是共同语言的遗迹。又由于这样的词数量很大,对应规律性很强,所以不可能是偶然的相似,而只能是必然性的显示。 玛雅语和汉语共有的基本词汇,提供了计算玛雅语和汉语分开的时间。语言学家使用一张100个基本词的表,找出两种语言共有的词在这100词里所占比例,就可以确定两种语言分开的时间。玛雅语和汉语的共同词在100基本词中占26个,减去4个可能偶然相似的,还有22个两种语言共有的词。依据统计概率,两种语言的共同词如果有22个,分开的时间是5000年,这也就是玛雅人和中国歼者人分开的时间。这个时间与语言学、考古学袜辩、人类学和历史学的已有研究结果非常一致:一,原始玛雅语在4600年前开始分化为现告改缺在的各玛雅方言;二,在玛雅地区考古发现的最早陶器制造于4500年前,已相当成熟;三,玛雅古文献把历史、历法开始的时间定在公元前3113年,也就是大约5000年前;四,学术界认为,玛雅人是最晚从亚洲到美洲的。而古代亚洲人到美洲的最晚时间是5000年前;五,玛雅人传说远祖从西方来,或是从北方乘船来。从中国到美洲大方向是自西而东,如果乘船顺太平洋洋流从福建、台湾、琉球,沿日本、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再沿美洲海岸向南,到达中美洲,就是从北方乘船来。 此外,在语音和语法方面,两种语言也具有共同的特征。下面简略介绍一下: 1.两种语言都是声调语言。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调,入声就是以p,t,k收尾的促声,现在闽粤方言仍然有。玛雅语也有低调、高调、降调和促声,和汉语完全一致。用声调区别意义,“这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王力)。远在美洲的玛雅语也具有汉藏语系的特点,这有力地说明了两种语言的关系密切。 2.两种语言的方言中都存在有n,n g鼻辅音在词末尾的变化。如汉语北京普通话的许多带鼻音的词在浙江温州话里都不带鼻音。在玛雅语里尤卡坦语算是标准话,因为玛雅古文字书所反映的就是尤卡坦语,而尤卡坦语的一些带鼻音的词在危地马拉的玛雅语则只是一个送气音,没有鼻音。汉语词末尾鼻辅音的变化是汉语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在玛雅语里的存在同样表明了两种语言的密切关系。 3.玛雅语和汉语的发展都共同体现了元音高化,也就是a变o,o变u,e变i。王力先生曾强调指出:汉语史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汉语发展的特殊的内部规律。例如元音高化就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如今我们看到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在玛雅语里也同样存在,对此合乎科学的解释只能是两种亲属语言遵循共同发展规律而发展的结果。 4.玛雅语和汉语共同具有大量的重叠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方言里。汉语说“天天”,玛雅语说k in k in(日日),意思一样。汉语说“红红的”,玛雅语说ch ach ak(赤赤),意思也一样。另外,玛雅语和汉语还共同具有一种特殊的重叠结构。汉语说“黄澄澄”,玛雅语说k an te lte l,意思一样。汉语说“白苍苍”或“白生生”,玛雅语说sak t in tin,意思也一样。除这些例子以外,对应的重叠用法还有很多。不但结构相同,意思相同,连听觉感受都相同。 5.玛雅语与汉语都使用大量的单位名词,也就是量词。汉语的量词在玛雅语里一般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词。例如:表示动物的量词在汉语里常用“口”、“头”、“匹”,玛雅语常用的则有k o t,tu l,p o k。表示植物的量词在汉语里常用“枝”、“棵”、“株”,玛雅语常用的则有tsit,h ek,x ek(x发sh音)。表示绳子的量词汉语常用“捆”,玛雅语用k an;汉语用“束”表示成束的东西,玛雅语也有一个表示同样事物量的词ch u y,音义都像。单位名词(量词)也是汉藏语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汉藏语言所特有的。 在古代美洲各文明当中,玛雅文明被公认为最高的文明。王大有等学者经过长期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到雅文明根在中国,玛雅文明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分支。我认为这是确实可信的,是上古中国史与世界史不应漏掉的重要篇章。 玛雅文明断代如下:前古典时期是公元前1500-公元300年,古典前期是公元300-600年,古典后期是公元600-900年,后古典时期是公元900-1527年。玛雅历法大周期起点—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是所有历史记载共同的时间基准。但是,实际发现的碑文所属年代,最早是公元328年。这以前的历史没有留下当时的文字记录遗物?神圣的年月日没有可信的依据,最初3000多年是子虚乌有?这一点与中国文明前半部分的情形很相似:缺少早期文字记录实物,但古人分明严肃地对待那一段历史,也许当初是有证据的。 玛雅人的最高神——羽蛇神既是凤,又是风神,又是金星(启明星).....与少昊金天氏相同。据《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少昊挚为凤鸟图腾。古凤、风通。金星又名太白,“大司马位谨候此”(《史记.天官书》),因为金天氏曾为“司马”(《逸周书.尝麦解》)。羽蛇神与金星的关系不仅在中国史书上有明确记载,而且在民间传说中保留着这一史实。称金星为太白金星,太白金星为玉皇大帝的大臣。在中国本土,少昊是诸侯,但在美洲,被尊为最高神,揭示了中国的少昊把高度文明传给美洲的史实。《山海经》“少昊之国”的记载非常精确。 为什么玛雅人用二十进制,中国用十进制?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当注意两个前提:一是古代玛雅文明的源头不是近两千年的中国文明,而是公元前三千年的中国文明,中国文明犹如大江大河,不断有支流汇入,玛雅文明在中国的源头可能已经消失了的一个地方文化;二是历史是在发展的,中国历法、计数法的确切情形目前只可上推到商代后期,更早时用什么计数法无法证实,玛雅人的祖先也许用的不是二十进制,后来才发展出来。 学者对比了玛雅语与汉语的基本词汇,很多词是相同的,如“人”、“天”、“昊”,两者分离的时间应当在距今5000年以前。(北京电视台《探索时空》节目2001年8月31日) 六十干支的配合法是世界各地历法中非常独特的,玛雅人的卜卦历用20个日名与1—13配合,方法与干支配合完全一致,只是数字不同,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对纪日法必出自同一个源头。 玛雅的短年历一年18个月,每月20天,都用象形文字表示,中国的干支本来就是象形文字。如甲为古盾形,乙为鸟形,.....子为已经或正在出生的婴儿,丑为指间抓物操作形……(详见康殷《说文部首》、唐汉《汉字密码》)商代人及其祖先和后代曾用干支命名,如上甲、祖乙、帝辛。中美洲印第安人至今仍有这种用生年生日命名的做法,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十二月相图,十二个月的名称,用历史上十二个著名的民族或氏族图腾(或姓氏)表示,如(虍/且)又司夏,作猴形。《尔雅.释天》说六月名且,与夸父(猴)又作举父(狙父)联系,知道六月实际上是用猴图腾的夸父命名的。 玛雅人的十二生肖为虎、兔、龙、猴、狗、猪及六种与我国不同的生肖。这一点说明玛雅人迁出中国时十二生肖未定型或未统一,也可能是玛雅人对十二生肖作了改动,就像伊朗人用鳄代替龙、用豹代替猪一样。 巴蜀金文与玛雅象形文字有共同的符号和组合方式。从古蜀文物及文献关于蜀人与中原、与美洲关系的记载来看,这种联系绝不是巧合。黄帝及其子孙与蜀人联姻,少昊、颛顼曾在蜀生活,又一起去美洲,古老的文字在蜀与中美洲同时保存下来是完全可能的。玛雅文有了发展,而巴蜀金文相对简单一些。 以上几个方面比较了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相同特征和细节差异。计数法的差异是不足为奇的。早就分开、各自独立民展的两种文明不会是完全相面貌。 从十二属相发展史来看,二辈制族外婚形成后,“八进制”曾经盛行。中国既保存了十二属相的全部发展史,用过八进制是事实。八卦是最有深远的意义的一项发明。重卦——六十四卦是八个八。(八进制的三个数位,最低位以一为单位,满八向上一位进一当作八,第三个数位则用一代表六十四。)请参看杨西海亮《史前基本婚制与十二属相史探》) 王大有先生考证认为为黄帝时已应用六十龟甲历。干支的轮六十正与龟甲的六十片一致。这周而复始的六十个干支名称是六十进制。干支不仅是不曾中断,而且必有一个起始点,张汝舟先生推算为公元前5073年。 玛雅人在5000多年前就已从中国迁出,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各自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玛雅人的天文学、数学成就达到了极高水平,超过了中国。但是两者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随便举一些例子吧。 1、太阳扶桑崇拜。太阳崇拜是各地古老民族都有过的现象,但《山海经》说的扶桑、三足乌与太阳崇拜相结合却仅见于中国文明和源于中国文明的一些文明。玛雅有人形扶桑,与甲骨文、金文若、女合体相同(若作三个又:叒)。 2、龙蛇崇拜。《山海经》反映出中国人对龙蛇的崇拜也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存在。这与欧洲、近东的观念差异很大。龙本为鳄,但早已变为虚幻的龙。 3、太极八卦文化。所有印第安历图,中间必有太极形。玛雅、密斯特克、阿斯特克历图均为八卦格局。先天八卦早已传到美洲。到欧洲殖民者入侵为止,一直在应用。反观中国自公元前4500年以来的八卦历图(河图洛书),才知其深刻内涵。 4、时间、空间、颜色、五行一体的观念。从玛雅人、阿斯特克人的类似体系可以看出,八节、八方相配,五色、五行、五主相配,是有悠久历史的,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内容《五帝德》固然有后人附会的地方,但其依据是远古时代的实践。太昊木德与扶桑(建木)有关,炎帝火德与尚火有关,黄帝土德与土星有关......五德终始说本已是附会,秦汉人编造和改变“德”的说法更是毫不足信。 5、中国和美洲都有巨鳖之类托载大地的说法。欧洲人舍本逐末的“龟岛——大西洲”之说虽然可能与大陆沉入大洋的事实巧合,但不知道龟岛本是中国人的古老观念,在黄帝后裔易洛魁人中有详细的传说。 6、尚玉器、中国与美洲对玉器的喜爱已经超过了日常生活的范围,而是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商代人对玉的崇尚和利用,达到了自兴隆洼文化(约8000年前)以来中国玉器文化的顶峰。看玛雅文物,玉器非常精美、丰富,除了中国,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么辉煌的玉器文化? 7、玛雅国家形态与商周政治格局。美洲的古代社会与中国同为马克思说的亚细亚所有制方式。玛雅有繁琐的仪式;通过宗教仪式把握和决定政治行为;文字只用于宗教、政治和历法;亲属制度、氏族制度也与国家强烈结合,与城市紧密结合......(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这与商周国家是同一类型。在政治上相互对抗的城邦,其实属于同一个社会,并分享了一种文明,而又各自形成特色。这是个纷争不断的社会,它的历史充满兼并……(上海书店出版社《马雅古城》)这简直就是中国的东周社会的写照。当然,东周时诸侯国已不仅是城邦,早已出现幅员广大的王国。中国“战国时代”在公元前3世纪结束,而玛雅的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玛雅文明衰落为止。在政治上,玛雅社会发展显然比中国滞后。 8、人祭。玛雅人用活人的心祭太阳神。如《礼记.明堂位》说:“有虞氏祭首,夏后氏祭心......”甲骨文记载的人祭成千上万!周代有了俑代替人殉,才结束了活人殉葬的历史。但《后汉书》记载巴人的廪君为虎图腾,让虎喝人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佤族“猎人头”的习俗才渐渐被取消。 9、丘墟坛台文化。中国虽没有玛雅人的金字塔那样的上古建筑保存,但在文献中、古文字中则充分证明我国远古时代有类似建筑。《山海经》记载的“共工之台”、“轩辕之台”、“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楚辞.天问》说的“简狄在台,喾何宜”,其中的台都是四方的建筑。“共工之台”隅有一蛇,与玛雅金字塔上绘蛇形象一致。简锹居九层瑶台,是阶梯式金字塔之类的建筑。这种建筑或繁或简,在中国自远古时代起极为普遍。京、高、亳、郭等汉字显示的正是这类建筑式样。 10、少昊羲和常羲——不该忘却的环球旅行家。中美洲印第安人包括玛雅人对于少昊、羲和、常羲的记忆与《山海经》相同,可证《山海经》记载是基于史实。《吕氏春秋.勿躬》说“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尚仪即常羲。这二人,一为日母,一为月母。美洲许多印第安民族的文化都说来自一个相似的最高神,即玛雅人的羽蛇神,也就是少昊。他是大多数印第安民族公认的始祖。这与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也知道炎帝之前还有始祖一样。印第安人也有伏羲女娲图,玛雅文化有太昊文化(在中国失传》。羲和蝶蛾图腾,有玛雅文物和出土的奥尔梅克文物为证。常羲之名也见于古埃及《冥书》(一译《死者之书》),古埃及的拉神与少昊的等同,揭示了古埃及与远古时代中国的联系。《山海经》、《淮南子》记载竖亥、大章步测大地东西极距离与南北极距离,看似荒诞,可是若没有这类实践,怎么会有《山海经》的记载与《天下图》的标注呢?环球旅行在远古时代怎样艰难哪!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形态,玛雅文明与古代中国文明(炎黄时代到战国时代)的相同点远远多于不同点。至于体征的相似,古史传说与神祗的相近,玛雅文明各阶段的汉字、钱币、佛像、服饰等明显的中国文物,就不用多说了。玛雅文明来自中国,但5000年前已分离出去,独自发展。尽管这样,玛雅与古代中国的共同特征还是足以使我们认识到二者的源流关系,理解二者的同与异的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