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前,有一个成绩优异、品学兼优的江苏学子考到了北大,他为了“回乡务农,励志耕耘”山中手,放弃了读北大的机会,在当时引发了社会轰动。
斗转星移,59年的时光匆匆而逝,这位立志要“扎根农村”的他如今怎样了?他在59年间又经历了怎样的事情?
一、董加耕:放弃北大做农民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位青年的出身,他叫董嘉庚,后来为了凸显自己扎根农村的决心,他为自己更名为“董加耕”,名如其人,此后,他的一生都在和生产打交道。
董加耕于1940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他自幼聪慧好学、机智灵敏,在乡亲邻居的影响下,他自幼对农耕具有极大的兴趣,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董加耕做出了常人不能理解的决定。
1961年,21岁的董加耕高中毕业,他的高考成绩远远超出分数线,按照常人思维,这是脱离农村的最好机会,去到北大读书是众人梦寐以求的。
但是,董加耕一反常态,他在升学和回乡的选择中,毅然选择了回乡务。天之骄子要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这是受到什么刺激了吗?
当然不是,下乡在当时是革命热情的体现、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长年战乱、战火频繁,使得新中国毫无积蓄、一穷二白,落后科技使得农业生产力极低,董加耕接受过一系列农业生产的学习,想要回到农村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用所学改变生产力低下问题,为农民带去福利、做出实际性贡献。
后来,人民日报曾这样概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山下乡潮流性质:“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这一历史潮流曾改变无数知青的命运,一代知青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联系在一起,祖国有困难,他们奔赴农村,不在城里吃闲饭,插队落户当农民,挥洒汗水搞生产。在众多知青中,董加耕的惊人举措就不难理解。
二、下乡务农,董加耕“众叛亲离”
或许连董加耕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个行为在上世纪影响了国内外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无论是国内的青少年还是苏联的学生,对董加耕充满了敬意。
在外界的赞美中,董加耕在“内部村子”中却并不那么轻松。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董加耕虽然戴的不是皇冠,但他却在下乡后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舆论之重。
因为,很多人对董加耕的选择倍感疑惑不解。申请下乡十天之后,董加耕所在的县委批准了董加耕的请求。
自此,董加耕开始梦想“仗锄头走天涯”,踏上了服务农村、道阻且长之路。“回乡务农、立志耕耘”在董加耕的一番操作中被赋予了灵魂,农村不再是“流离失所、避之不及”之地,而是有待开发、无限潜力之地。
当然了,做决定容易、想要坚持很难。董加耕回到家乡董伙大队后,他也成为了当地茶余饭后的谈资,所遭遇的误解层出不穷,人怕出名猪怕壮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董加耕毫无学历去到董伙村,怕是不会遇到众多麻烦吧?
然而,一切没有如果,他不是目不识丁之人,而是学识渊博的北大高材生,随后遭遇的恶意愈发密集。
首先,是来逗嫌自村民的嘲讽。不少年过半百之人觉得他读书读傻了脑袋,别人读书是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结果董加耕则是越读越退步、反而回到了起点众人不约而同地认为:董加耕怕是读书读傻了,虽有高学历,却是有些傻的天之骄子。
其次,来自女友的反对。董加耕做这个决定之前,他的女友就强烈反对董加耕的选择,任何时代,女生都希望自己的伴侣是越来越好,董加耕的女朋友也不例外。董加耕不听劝阻,坚决要回到农村,他的女友一怒之下与其分手,董加耕的爱情也在他的梦想中无疾而终。
接着,来自家人的“威胁”,他的母亲对董加耕所做的决定失望至极,几度以泪洗面,奈何动摇不了董加耕的决心。
面对多方面的质疑和反对,让董加耕短时间内百感交集,感受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面对未知前途,董加耕会放弃吗?
三、董加培瞎耕:厚积薄发,屡次创造奇迹
年轻就是无限可能,董加耕排除千难无阻投入生产。
刚到董伙大队时,董加耕看到当地粮食产量极低,痛心又无奈,为了尽快找出地产原因,董加耕一心扎到农业生产中,想要在实践中找到改变方式。有失必有得,董加耕自“离家出走、下乡种田”后,就失去了退路,随后,开始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时,中国正在遭受自然灾害,很多人食不果腹,董加耕在这样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忍饥挨饿成为了他的常态,但他并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以“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作为励志名言。这样淡泊名利、忧国忧民的格局几人能够做到?
在去到董伙大队的三年中,董加耕勤学好问、踏实能干,他沉默少言,却在讨论到田间耕作时滔滔不绝,似乎田间能够让他找到人生的方向。
苦心人天不负,或许连他也没有想到:三年之后,他会成为众人追捧的时代英雄。
1964年3月20日,董加耕事迹被登上人民日报,报社曾对给予这样的认可:“董加耕所走的路,就是…时代知识青年应该走的路。”能够和伟人相提并论,可见董加耕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多高。
四、回归社会,董加耕命运多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上山下乡”在全国各地逐渐被取消,市场经济登上时代舞台,而在此之前的特殊时期,董加耕能否安然度过?董加耕是否也在潮流中被世人遗忘?
非也,他用实际能力创造了众多奇迹:董加耕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农学知识和农学经验,首先,他带领董伙村村民解决了产量的粮食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考察,董加耕结合当地的实际,制定了工作的详细计划:将沤田改为旱田,实行稻、麦、棉、绿肥轮作制度。这样的轮作制度可以增加土壤肥度、提高粮食产量,在董加耕的带领下,董家伙村达到了粮食高产,粮食问题迎刃而解。
正因有他的指导,粮食才能如此高产、土地才能最优化的被利用,谁都无法预料人生中的起起落落。
董加耕虽然头顶“模范青年”的光环,但他在后来却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
特殊时期:董加耕一直接受劳动教育,被冠上了很多罪名,甚至差点被不知名人士在长江中溺死,好在董加耕吉人自有天佑,死里逃生、躲过一劫。
除此之外,他在1966年遭受“红色风暴”的迫害;1971年被莫名打为516骨干分子,遭受长达三年的关押,接二连三的迫害让董加耕郁郁寡欢、面黄肌瘦,他曾以为自己就要如此度过余生。
或许上天有好生之德,1974年,董加耕时来运转,他的问题被政府重新正视。
1974年12月,正在耕作的董加耕突然接到中央通知:要去到北京城,随后为了四届的人大常委,但随后再次因文革而遭到迫害,董加耕的这十几年过得相当凄惨。
五、董加耕:后来的人生
直到1982年,董加耕的人生才恢复了正常,那后来的他怎样了?
1982年,董加耕被任命为盐城区某乡的乡长,带领当地的乡镇企业进行发展,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当地乡镇企业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发展。
1987年,董加耕被提任为郊区乡镇企业的副局长,为了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董加耕经常亲临一线,风雨无阻、实地调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序的发展方式,使得当地的乡镇企业有序不紊地发展,在董加耕的英明领导。
1994年,他所领导的这些乡镇企业价值突破100亿,所领导的这个县创造的价值在全国占据第55位,成就令人叹服。
要知道,在董加耕没有去到之前,这个乡镇企业经济落后、前景令人堪忧,短时间可以屡创辉煌,不得不说,董加耕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这样的成就和他的努力密不可分。
2000年,60岁的董加耕在盐城县政协主席位置上光荣退休,退休后的他并没有忘记人民,始终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发光发热。北大学子变成农民,又在下乡的数年间遭受大起大落,若非坚强,有几人可以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