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的拼音tí。
详细解析:
1、(动)形声。从口,帝声。本义:放声痛心地哭。
嗁,号也。——《说文》。段注:“号,痛声也宏洞。”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吕氏春秋-察今》。
妇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
忽啼求键迅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儿醒大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含乳啼。稿绝此
儿惧,啼告母。——《聊斋志异-促织》。
3、啼咽(悲哽)。
叫鸣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千里莺啼绿映红。——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虎啸猿啼。——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关例句:
1、突然有一天的黎明时分,他听到了一阵难得的静寂和小鸟的啼啭。
2、她母亲的话使这个哭哭啼啼的女孩得到慰藉。
3、树阴满地,杜鹃忽远忽近地啼泣。
4、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四处奔走,啼泣求援。
5、上之关东,戚姬常从,日夜啼泣,欲立其子。
6、早上起来,听见窗外的莺啼声,感觉很美好。
7、小鸟们有时在天空中展翅高飞,有时停在树枝上婉转啼叫,有时在林间欢蹦乱跳。
8、损失了几百万,她不停的在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