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大学办学理念

大学办学理念

以生为本:大学办学第一理念办学理念是人们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大学为谁而办,为追求什么而办,以及应该怎样办等问题的理性认识与目标追求。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不仅支配着校长的办学行为,对教师、员工、学生都具有目标引导和行为激励等功能。一个称职的现代大学校长,必须有一套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大学办学规律、适应本校校情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系统中,“以生为本”应该是第一理念。一、以生为本的内涵本者,根基,源本也。以生为本,具体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大学是因大学生而设,办大学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没有大学生,就无需大学教师,无需各种设备与设施,无需各种管理和服务,从而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大学是为大学生服务的机构,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场所。其次,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大学要发展,关键在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而学生的质量与特色又取决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从对象上讲,既包括少数精英的成功,也包括全体学生的成才。从内容上讲,既包括个性发展,也包括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基于个性差异基础上的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等方面的发展。良好的个性是独特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协调发展的结果。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在体力、智力、活动能力与道德品质诸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统一性要求,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失去特色的同模发展,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是失去方向的畸形发展。从时间上讲,既包括现时发展,也包括未来发展。现时发展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得到的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体力、智力、能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发展。未来发展是指着眼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而得到的发展,也就是学校不能只求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不能只教学生“适应”,更要教学生“创新”。现时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未来发展是现时发展的目标。总之,促进学生发展从整体上讲,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方面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每一方面现在的发展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再次,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动力之本。教学工作要认真研究和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尤其是学习的特点与规律,以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思想状况,特别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研究他们的心灵困扰与价值冲碰铅突,以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与困难,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难;要让学生享有必要的知情权、参与权与选择权。二、以生为本的依据第一,是传统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继承。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人本自由”的命题,要求通过和谐的体育、德育和智育来促进学生理性的发展与体魄的健全。文艺复兴时期,崇尚自由、解放个性不仅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对神权的思想武器,也成为人文主义教育家改革教育、解放儿童的思想动力。18世纪,启蒙思想家倡导“自由教育”,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和善良的,只有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发展起来的儿童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人。19世纪,两位著名的大学校长纽曼和洪堡虽然在大学功能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但在大学必须尊重人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必须坚持自由教育的认识上却极为一致。在知识经济兴起、知识产业迅速发展、知识更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职业更替与社会流动却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里,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与不断的创新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了。第二,是马克思首吵模主义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弘扬。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并首次对人的发展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历史的分析。他们认为,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马克思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时,就把“每个人的自由者缓发展”包括个性发展与主体性的弘扬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他们还认为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总之,教育只有促进人的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第三,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唤。知识经济与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世界各国对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认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一是厚基础,包括深厚的人文底蕴、广博的科学素养、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功底;二是强能力,包括很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三是高品格,包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实精神与合作精神以及鲜明的主体意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四是有特色,包括知识的特色、才能的特色、兴趣的特色与方法的特色等;五是善创新,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超常的创新思想与综合的创新能力等。新时代的要求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武汉大学最近就大学生的质量问题在全国范围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上存在着“六重六轻”的现象,即重成才教育,轻做人教育;重专业教育,轻基础教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共性教育,轻个性教育;重继承教育,轻创新教育。总之,对大学生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关注不够。武汉大学也就大学毕业生的质量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文明修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术视野、外语水平、身体素质相对不足;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心理素质、自知之明绝对不足。一份对北京23所大学60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大学生的创造力反而呈下降趋势。为了尽快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这一状况,不少学者提出应该反思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把学生视为亟待被点燃的“火把”,而不是贮存知识的“容器”;要以创造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人格,而不能以继承为本位,培养学生的依附性人格;教育的重点不是教学生“学会”,而应该是教学生“会学”。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天津大学提出了“注重全面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的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东北师大倡导“尊重的教育”,即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人性,目的在于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平等的关系,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自由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南京大学提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强调尊重学生意愿,注重因材施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提出树立“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改革育人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三、以生为本的实施方略第一,必须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这种目标就是不仅要把学生造就成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和个人就业需要之“才”,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体力、智力、创造力、活动能力与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人”。这种人是崇高理想与务实精神统一的人,既能胸怀天下,以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为己任,又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这种人是自我实现与报效社会统一的人,既有个人的理想与抱负,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现实精神,能把未来的职业理想建立在社会需要而自己又能胜任和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这种人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人,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实的批判精神和务实的求真态度,又有广阔的精神视野、完美的人格追求与深厚的人文素养;这种人是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统一的人,既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和自我表达、自我完善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种人是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统一的人,既能认识和发扬自己的优良个性,又能正视和改变自己的不良个性,同时能肯定和培养许多合乎时代要求的共性,能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这种人是强健体魄与健康心理统一的人,既有良好的体质、丰富的想象与顽强的斗志,又有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与创造性的思维。第二,要构建适应学生差异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知识经济兴起的时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在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小批量、多花样、高质量的生产才能使产品竞争致胜,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也在向着这一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昔日激烈的升学竞争正在转向学生的择校、择专业,甚至择课程的竞争。为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是提炼基础课程.突出知识点,使之结构化、简约化,以适当压缩课时;二是提高专业课起点,内容精练但能反映科技与学科发展的前沿;三是开设通识课程,促进文理渗透与学科交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四是扩大选修课范围,鼓励学生“自我设计”,尽可能为学生形成自己满意的知识能力结构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五是增开科研活动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社会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六是加强实践课,突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三,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优化的模式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在培养目标,包括规格、层次、类型的多样性,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培养途径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与教学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上。总之,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向多样化、复合型人才的方面发展。二是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培养目标上,是从只重视专业素质向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重转化;体现在教育内容上,是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打破原来的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与内容结构体系,实现学科综合、知识与能力综合;体现在教育方法上,是教学计划的灵活安排,启发式、辅导式、探索式、讨论式、视听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三是特色性。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学校办学的特色性表现在能客观地分析社会需求,能准确地评价自身的条件,合理地进行专业定位,使专业设置具有特色;能充分发挥本地、本校、本专业的优势,充分挖掘潜能,在课程设置上或能弥补他人之不足,或能独辟“新”径填补某些空白,使课程开设具有特色;能因时、因地、因人(学生)制宜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评价体系与管理制度,使教学与管理具有特色;能多渠道招生,多形式培养,学生能多方面发展,最后能多门路就业,使毕业学生具有特色。第四,要探索并建立一套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管理制度。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对学生单向要求的“规范性”制度,其特点是群体管理、统一要求、单一模式、学生被动使用学校的资源。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学校与学生双向要求的“约定性”制度,其特点是个体管理、分类要求、多种模式,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和使用学校的资源。这一套制度主要包括:一是根据条件,逐步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制,以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二是在学生自由选课的基础上,实行班级动态管理制,也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按专业划分的固定的自然班进行管理的制度,代之以按课程划分的动态的教学班进行管理的制度,以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三是完善学分制,即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学分作出必要的质与量的规定,对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文体活动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学分;四是实行弹性学制,对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允许其提前毕业,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毕业者,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五是实行主辅学制,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辅修课程、辅学专业,攻读双专业和双学位;六是实行导师制,对优秀学生配备导师,对有创造潜能的学生给予特殊培养;七是有条件的大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本-硕连读”制;八是改革考试方法,实行课程重修制,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技能操作、笔试、面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考试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有关课程;九是按照多样化的质量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制和跟踪调查制。第五,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教学自由的校园氛围。过去,从强调学校影响、教师职责的角度提“教师是主体”,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强调“教育终身化”、“学习个性化”的今天,则应明确提出“学生是主体”的理念。这就要求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对学生没有强求一律的规训,没有“齐步走”的要求,只有师生相互的尊重、平等的对话、自由的讨论;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遵循着“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原则,教者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学者学而不厌、孜孜以求,课内课外都充满着和谐与温馨。与此同时,还要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关系。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应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为学生分忧,努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最佳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