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解暑药有哪些

解暑药有哪些

一、家中常备的解暑药1.十滴水:由鲜姜、丁香、樟脑、薄荷脑、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等组成,有健胃、驱风作用。用于夏令外感、中暑头痛、发热、吐泻、腹胀等,可内服外用,有“救急水”的美誉。十滴水治疗中暑起效快,发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内服用2~5毫升即可;在烈日下活动后感到烦热,或恶心、呕吐及腹胀、腹泻,成人每次取十滴水10~20滴(2.5~5毫升)滴入1杯凉开水中,搅匀服下。将十滴水涂抹在患处,可治疗痱子;洗澡水中加入1~2瓶可防治痱子。因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的毒性,故不宜多服,孕妇忌用。2.仁丹:由陈皮、檀香、砂仁、豆蔻、甘草、木香、广藿香叶、儿茶、肉桂、薄荷脑、冰片、朱砂组方,为朱红色的水丸。具有清暑开窍的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恶心胸闷、晕车晕船等,偏重于清暑开窍,主治伤暑引起的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症。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0至20粒。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儿童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因含有朱砂,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3.人丹:主要成分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冰片、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丁香罗勒油,为银色的包衣水丸。具有驱风健胃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偏重于祛风健胃。口服或含服,一次0.1~0.2克。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婴幼儿、孕妇禁用,三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4.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胃肠型感冒,症状有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还可防治暑热夹湿造成的轻度中暑。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夏日若不慎被蚊虫“侵袭”,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服用藿香正气水最好不要吃甜食拿陪,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两者作用药效会降低。该药含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对酒精过敏或者驾车族可以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晌岩。对该药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个别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在此提醒大家使用本药时注意用药安全,特别是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5.金银花露:是以金银花为主制成的饮剂,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金银花性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等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口服60~120毫升,一日2~3次。金银花露味道虽好也不能当水喝,否则会引起腹泻。6.风油精: 是由薄荷脑、丁香、樟脑等组成的外用药,有祛暑、提神、醒脑和镇痛作用,用于防治伤风感冒、头痛、牙痛、风湿骨痛、中暑头晕以及蚊虫叮咬等。在宴敏御洗澡水中加几滴风油精,既清凉舒爽,又能防蚊虫叮咬,防治痱子,祛除汗臭;少量风油精涂于头部两侧太阳穴,能缓解头昏脑涨的感觉,以便安然入睡;因吹空调受凉引起的腹痛,可将风油精涂在肚脐上;在内衣上洒几滴风油精,可减轻汗臭、腋臭。孕妇忌用,怀孕早期如果使用风油精,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窒息。7.清凉油: 含樟脑、薄荷油、桉叶油、薄荷脑、樟脑油、丁香油、桂皮油、氨水,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中暑、晕车、蚊虫蜇咬、轻度烫伤等,有“万金油”之称。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时,将清凉油涂抹在患处,可活血消肿、镇痛止痒;伤风、头痛时,涂在头部的印堂、太阳穴便可缓解。夏天得皮炎的多,当皮肤瘙痒时,可在痒处涂些清凉油,就能马上止痒。清凉油味有较强的驱蚊作用,如在房间内的各个角落处,分别放置揭开盖的清凉油盒,可使蚊子在整个夏天都不敢进房间。需要注意的是每天涂清凉油2到3次便可,还要远离眼睛,一旦进眼要迅速用清水冲洗;两岁以下儿童、怀孕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用前宜遵医嘱,切勿涂搓于眼部、黏膜及伤口。对外用药物敏感者,需先涂抹微量于局部患处,如皮肤出现刺激现象,即刻停用就医。尽量选用白色的清凉油,红色的可能会污染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