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成都从地理位置来讲会有地震吗?

成都从地理位置来讲会有地震吗?

汶川“5·12”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举行 近20位专家剖析汶川大地震对成都的影响“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一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充填的坳陷,像护城河一样减轻了地震对成都主城区的冲击。”“成都所在的扬子地块的基底至少在八九亿年前就已经形成,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地块。”……昨日(15日)上午,包括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在内的近20位专家汇聚一堂,在由成都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共同举办的汶川“5·12”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上畅所欲言,用科学理论和精确数据,从地震成因、成都及周边地质构造、防治次生灾害、房屋安全结构等多个方面剖析了汶川大地震对成都的影响。副市长刘仆出席论坛。 一论:为什么距离震中映秀仅73公里的成都市主城区几乎毫发未伤? “成都所在的扬子地块与周边的造山带是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边缘的大断裂就像一堵墙把二者隔开了。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一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充填的坳陷,能部分地衰减来自龙门山的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即像‘护城河’一样,大大减轻了龙门山地震对成都主城区的冲击。” 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刘宝珺首先站上了演讲台,他用板块运动的理论还原了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他分析到,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应变能量已得到较充分的释放,要再积累能量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起码两三百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再回来杀个回马枪。” 刘宝珺用图片展示了龙门山的三大断裂带,即山前边界大断裂(都江堰——汉旺——安县)、主中央大断裂(映秀——北川——关庄)及后山大断裂(汶川——茂县——平武——青川),这三大断裂带在后面数位专家的演讲中也被多次提及。而成都所在的扬子地台与周边的造山带是完全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边缘的大断裂就像一堵墙把二者隔开了,“墙内发生什么,对墙外的成都影响很小。”但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北川、青川,即使距离映秀100多甚至200多公里,破坏程度仍比仿判成都大得多。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用一条阿坝、茂县、北川、绵阳、三台、遂宁的地质观察剖面说明,从龙门山到成都平原的方向地质构造变形越来越弱。他说,成都和龙门山之间有一个由相对松软的沉积物充填的坳陷,最厚可达2000米,能部分地衰减来自龙门山的地震波对成都的冲击。即像“护城河”一样,大大减轻了龙门山地震对成都主城区的冲击。 在国内最早利用GPS技术长期精确监测现代地壳变锋大团形的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专家陈智梁认为,与青藏高原和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地质结构不同,成都平原是由岷江等河流挟带来的泥、砂和卵石等组成的冲积扇充填形成的,这些松散的冲积物能衰减地震冲击波。 再论:成都市主城区会发生灾害性地震吗? “成都平原是扬子地块的一部分,其基底至少在八九亿年前就已经形成,没有发现有深大断裂存在的证据,因此是一个稳定的地体。也就是说,成都平原具有完整和稳定的基底,不具备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 在昨日的论坛上,发言的所有专家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成都平原的基底结构。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是扬子地块的一部分,在地质构造上称为“上扬子地块”。扬子地块的基底至少在八九亿年前就已经形成,此后没有发生大的构造变动,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地块,没有发生大于7级的灾难性大地震的记录。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专家曹俊银橘兴等综合区域重力、地震层析成像和深地震反射等地球物理调查结果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主体的上扬子地块的地壳厚度约42公里、岩石圈厚度在150公里以上,没有发现有深大断裂存在的证据,因此是一个稳定的地体。“也就是说,成都平市区具有完整和稳定的基底,不具备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大地构造背景条件。”同时,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2006年完成的川西深层地震勘探,对龙门山前缘至龙泉山之间的地下构造进行了深达20公里左右的精细探测,探测结果显示,成都市区范围内地下不存在大的断层。 “当然,成都市区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陈智梁说,成都市区边缘和中部也有断裂,但其规模小、连贯性差、活动性弱,根本无法和龙门山断裂带相比。而且,这些断裂大都在几公里深度下消失在沉积岩层中,后者强度差,不会积累强的地应力而酿成大震。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专家潘桂棠直言:“成都就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http://hi.baidu.com/%D0%D0%B3%B5%BC%DD%D1%D4%C2%F5/blog/item/7187f7c7d4614bd9d10060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