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为什么 韩寒 王朔 陈丹青 都对李敖有意见?

为什么 韩寒 王朔 陈丹青 都对李敖有意见?

李敖这个人物,我多年的追踪,九成的真实一成的投机。

至于这三人,得分开说,年少时韩寒崇拜过李敖,这很正常,那个年纪崇拜着多着,我小时候都崇拜过韩寒,他的所有小说我都看过,挺好的记忆。不管他是不是代笔,可能三重门之后更加消遣,但是并不烂。

至于有意见,就是李敖惹他在先,没什么可说的,李敖抨击韩寒的理由在于:他没有读过多少书,钻研不足,知识储备不足,配不上公众领袖的地位,这个现在来看其实并没有问题。韩寒有一阵子是以他没读什么书来自傲的,那时他年轻得很,现在中年了,老老实实接代言搞电影赚钱过日子。

后来代笔事件让他很狼狈,是为他跌到成熟与应有地位的过程,对他不是坏事。

至于王,他对于李敖是比较烦,觉得他做了几个好事天天宣传,他就是烦,倒也不是痛恨,就是吐槽一下,也没什么。

陈的事不了解。

我觉得怎么说呢,最后都是过往云烟了,以前还感兴趣,现在就是个记忆。

不看成就大小,四者其实都是同一类人,都是大字报型,靠挑战、解构、逆反更大的腕儿和社会主流意识来搏名,但还是有点真才实学(韩寒除外),所以特别受中二群体喜欢(中二不只是指年纪,更指心态),王朔和韩寒尤其典型,尤其喜欢在文学圈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所以特别受文学盲喜欢。

陈丹青和李敖更像一点,本领域成就更大,但更鸡贼,看似堂吉诃德般大义凛然英勇无畏,但内心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

郭德纲说过了,只有同行才有赤裸裸的仇恨,几个人算是同行。其中李敖最能装b,一个装b群体中,b王总是不受待见,备受挑战的。

韩寒那反应不值得说大师老,小师小,不值一提

王朔是小狂喷大狂,王朔是小狂,写的是小说,和李敖比,王朔什么都小,老王不服。

至于陈丹青,这种所谓的自由主义分子,在李敖面前是活不了一秒的,为了自保,必须喷

当然,王陈都理解不了老李为什么对共产党态度不错,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吧,老李大陆公开演说中拿着宪法说事的胆子,王陈一辈子也不敢,这是这俩喷李的最大心理原因,王小陈鄙而已

因为李敖欣赏共产党,实在没有其他原因了。

其中韩寒显然是不值得分析的,王朔是一个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人,特点就是解构权威,用人话讲就是看谁都不顺眼,其中就包括和查良镛的骂战。王朔对李敖的不满其实也没有什么崇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李敖说自己获得了诺奖提名,然后当时如日中天的王朔当然不服气,这一方面是看不惯所谓大师,另一方面也是名利之争。因为在部分人眼中,这两人的受众是有一定重叠的。但是,和李敖相比,王朔在社科人文方面的造诣实在有些捉襟见肘。当然,李敖也不是圣人了,一开始的时候只讲提名,后来被质疑多了,又讲说任何一个大学文学院的教授推荐就可以提名。他自己八十多岁的也说,利放下了,名还没有。

三人之中,只有陈丹青算是比较原教旨的自由主义者,而且我认为他对李敖的态度很具有代表性。这一切应该都是从凤凰卫视的节目开始的,李敖给一些比较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做了新的解释。这些解释有的是比较合理的,有的也有些牵强。当然,在这期间,李敖极尽找资料的本事,用现在的话讲叫找回了舆论的阵地。我方同时也给予了高度的礼遇,文化之旅的时候不光上了天安门,而且还知道李敖喜欢古董字画,特意在三希堂向李敖展示了王珣的伯远帖等从未对外展示的国宝。但是这在很大一部分自由主义者看来是不能接受的,这其中有海外的,也有国内的。陈丹青按照其过往的言行,应该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人思维的惰性,也不愿意去了解事情背后的真相。 李敖可以说在当时,是华人世界活着的人里面最有影响力的自由主义者了,不但和胡适有过交集,而且还备受钱穆和殷海光的器重。在戒严时期,也遭受了不少威逼利诱。这样的人被收编,只能说是另有隐情。结果在北大在全世界的目光注视下,上来讲得就是大学自治与言论自由。 我想说,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这应该是很多人对自由主义的启蒙。 当然也从那之后,奉孝深感受骗,也取消了对李敖的各种礼遇,当然这个时候,那些所谓自由主义者是不会为当年的对李敖不公的言论而道歉的。

北大之后,又发生了一些事,比如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每逢这些时候,就会有一些台湾人乘坐直航的飞机来到北京,成为天安门城楼上的座上宾。这些人中,有外省老兵,本省权贵,甚至还有民进党智库,当然还有我们的连爷爷。不过在一片红旗中是不会有人注意到红夹克的缺席的。

韩寒跟其他人实在不一类,水平差太多。

王朔式新北京话幽默影响巨大,真性情,都说他“痞”,这种“痞”和窦文涛一样的“雅痞”,特别喜欢。但是,个别言谈举止自带优越感,比较讨厌。

陈丹青爱装逼,总是摆着一副“你们一定很崇拜我”的样子,然后不经意间好为人师,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王朔和陈丹青都是我行我素的知识分子,做自己的事,对得起自己良心和天地,都在阳光下,坦坦荡荡。

论胆识、说话、思想、幽默,李敖肯定甩其他人几十条街。与娱乐圈、政圈、文化圈人都能打交道,跟哪个圈子的人打交道,表现出来的就是那个圈子的职业。真性情、阳光下坦坦荡荡,在大陆“举着红旗反红旗”的擦边球智慧和幽默,只有李敖,没见过第二个。有人说他“外圆内方”很适合,一辈子都在坚守自己相信的正确。

我眼里还有一个知识分子,岳南,《南渡北归》作者(微博一年前被封了)。有次一起围着未名湖走了一圈,一口山东方言,但是因为是在北大校园(原燕大),就地讲了很多书里没有的奇闻异事,谈到为什么当代中国没有大师时,观点不谋而合。

我个人判断是不是知识分子,就看有没有骨头,所以王朔、陈丹青、李敖肯定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下面有一层“自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的人,统一有个特色:喜好“哗众取宠”,如“gxs”和“hh”。

王朔说,你的政府我也敢骂,我的你敢吗?

因为他们感觉身体的某个位置被李敖捏住了,还挺紧

其他两个可能属于老子天下第一,恃才傲物,韩寒应该是属于叛逆期跟(王朔的)风骂的。

韩寒是因为李敖看不起他去反刍自卑 王朔说过原因 是说他太狂妄自大了 懂点文化 懂点事 虽然也没有撞骗但是没必要招摇 做作了一些 小问题 而且李敖没有什么文学批评的专业性 哲学化的立体见解 也没有什么小说 只靠评价评论批驳喉舌 上层次的文人墨客肯定不喜欢 看不上 这是他自己亲口所述 而陈丹青完全就不是个文化人 哪有资格评价李敖 李敖做个文化启蒙人 教书匠是很好的 但是确实不算个好文人 历史学家 或政客 因为毕竟没有政绩 也无成就 甚至成绩 成功的就是电视启蒙杂谈课而已

文人相轻呗。

其实也不是,只有王朔算文人。韩寒早期半玩票性质出过几本杂文小说集,擅长玩文字游戏人很聪明,但作品谈不上什么文学深度,中期去玩赛车还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在人家是导演啦。至于陈丹青,相比他在文字和绘画上的才能,我觉得他口才更厉害,我更倾向于陈是个混媒体的。

文人相轻,似乎是廉价的装逼手段,看多年之后谁的作品可以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流传下来吧。

表哥本想复印他人笔记

《三重门》2000年作家版第66页有这样一句话:

手稿第74页见下图。观察此处手稿,可以看出手稿版为:

2005年中青彩照版为:

2006年二十一世纪版为:

这表明手稿版不是二十一世纪版的底稿,作家版和中青彩照版都是原貌出版。

或者按照韩寒代笔悬赏,二十一世纪版编辑代笔了这个不同之处,应得代笔费2000万元。

不光这几个文人,李敖在台湾戒严时期的影响力惊人,当戒严时代过去之后,他收到的非议明显多了起来。我看过北京法源寺,真的觉得也就一般。他还是一直开炮,但找不到持久的目标了,战斗力强,但人品和文品确实不高~

李敖从小上的北京日语学校,全家都是投机分子。其父因为在抗战时不光彩的表现,被国民党嫌弃。李敖从此痛恨gmd。也痛恨其父。说穿了就是唯利是图,挡路的都是敌人。这种人很可怕,也很率性。你以为他有才,实际上是自私到一个高度后的“才华”。感觉在基因上没有进化好,没有中华文化的浩然精髓,不愧是日语学校启蒙长大的。从他的所作所为看,不排除是日本间谍。

李敖本人亲口对记者说自己小时候在北京时就痛恨国民党。要知道他那时候可是上的日本人的学校,就因为日语学校洗脑抹黑中国,他就因此把国民党恨上了。天下还有这么滑稽的事情吗?

因为小时候的仇恨,他就搜集了很多国民党的黑料(日本人的抹黑材料),后来在台湾趁着国民党下台就发出来,天天黑国民党。

从他对恩人萧孟能的所作所为看,他完全没有中华传统上知恩图报和信守承诺的品德,我只能说小时候上旧式日本学校,灌输出来的确实不一样。那时候的日本确实也完全没有这些概念。

我都有点怀疑这人是日本间谍。比如他鼓吹武力攻打台湾,那时候可是90年代,这样做唯一能得到好处的就是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