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剖析一下“成化犁庭”这四个字的意思:
成化,即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的年号;
犁庭,“犁”为动词,即为犁平和扫荡之意;“庭”,则为龙庭,指的是古代匈奴的统治中心。
《汉书》中记载:“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所以,通过这样的简单剖析,我们大致可以得知,所谓“成化犁庭”,他指的是明朝时期对于关外少数民族部落的一场军事行动。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请听笔者细细道来。
成化犁庭之背景:关外少数民族部落的崛起,成为了大明的潜在威胁
英宗时期,明朝的军事实力受到了重创导致明军对东北边境的辽西地带管控松懈了不少,女真部落也在这一时期羽翼丰满,当时女真的首领就是爱新觉罗·董山。
由于明军对这一地区放松了管理也造成蒙古部落对这一地带的势力日益渗透,辽西地区也只有通过锦州这一狭长的防线与朝廷取得联系。
成化之后,明朝开始不断扩充军力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因此当时的女真也就是爱新觉罗其实也是大明的臣民,不过成化时期,大明朝为了遏制女真部落的经济发展企图瓦解女真部落爱新觉罗势力,就经常在贸易上为难女真。
在成化时期,由于朝廷对女真过度打压封锁经济,所以当时上台的爱新觉罗·董山就出了奇招。这也就是为何明朝会出现犁庭事件。
成化犁庭之始末:一场大明对外的军事壮举
明朝可以说是所有朝代中比较硬气的朝代,在朱元璋定下严格的祖训之后,明朝历代帝王都是秉持着“不割地、不赔款、不妥协”的祖训,对领土是寸土不让,所以明朝的历代帝王基本上都会在成年之后亲自率兵收回失地,包括这位在历史上功过存在争议的宪宗也是如此。
朱见深的父亲也就是朱祁镇在阉人王振的诱导下亲子出兵瓦剌,后兵败被俘,回到明之后又被囚禁几年,后在部分将领以及太监的支持下顺利复位。之后朱见深继孝脊蚂位,他登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朱祁钰和于谦平反。
宪宗为了恢复明朝的根基,在全国范围内减赋,从而迎来了短暂的太平盛世,可是这时北方少数民族包括瓦剌和女真族也迅速壮大起来,让宪宗很是担忧,为此宪宗开始加强军事建设,几次对外用兵,在几次用兵中极大的打击了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尤其是女真族。在当时是有效的维护了边境的稳定和发展。
根据史料记载,宪宗分别在公元1467年和1479年对女真族用兵,而且规模都挺大的,而这两次用兵也是所有战役中最为有成效的。
那么宪宗在位时期对女真大量用兵与我们所说的犁庭事件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犁庭是什么意思。
综合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所谓的成化犁庭其实是在明朝成化时期发生的主要针对东北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的事件。也就是说事件的主要人物就是以朱见深和以董山为首的势力长期进行斗争的从而形成犁庭。
当时董山认为自己是大明朝的子民,就应该得到救济和互开贸易,可是朝廷不给吃穿,自己总不能饿死,所以就想到了去抢。于是就出现了1466年的三道关事件,三道关是女真部落与明朝之前的一道屏障,董山入侵三道关并且占领了这一地区,也准备给刚刚登基的新帝朱见深一份特殊的礼物,让董山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帝也是不好惹的。
董山由于趁着朱见深刚登基,所以明军没有机会去收拾,导致女真大举入侵在短时间内就攻破宁远等军事重镇,之后董山对野昌大明的势力范围进行烧杀抢掠,死亡多达10万多人。
董山这一做法彻底激怒了刚刚登基的朱见深,朱见深是一个饱受战乱之苦的皇帝,早在年轻时就两次被废黜,也亲眼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本瓦剌所俘,所以知道受到屈辱的滋味,得知董山不断入侵,十分气氛,随即召开了廷议,结果是主张议和的大臣获胜。
宪宗十分不满,恼怒之下将主和派的大臣下狱问罪,就这样犁庭事件开始了。犁庭的高潮其实是从宪宗巧埋的“兵分三路,朝鲜夹击”这一军事策略实施开始的。1467年,宪宗下令让明军采取打秋风的军事模式,这一模式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是萨尔浒的套路,也正因为这一套路让女真部落节节败退,明军打的董山无还手之力。
尽管明军打败董山,可是宪宗还是不解气,直到明军一直攻入董山的老巢,并且在一个月内不断对董山的老巢实行残酷的围剿,在历史上,很多学者也认为此次围剿对于女真的有些过分。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明军一共将女真斩首1700多人,后来有明军记述当时女真人的血血流成河,而董山本人也被明军俘获,不仅如此,整个建州三卫的人都几乎被杀光,被杀的人占建州的总人数三分之一。
因此史学界也对宪宗的这一做法表示有些过分,甚至是对其谴责,后世对宪宗也是有褒有贬。而实际上有学者认为宪宗当时的做法完全是为了震慑辽东尤其是震慑蒙古等部落,后来,宪宗的这一做法也确实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当时在民间有一个说法,“焚荡殆尽,部落残破”,这意思就是说建州的部落几乎遭到了亡族灭种,这个说法其实也不夸张,确实,当时的建州是达到了被灭种的地步。
历史上将这次事件称为成化犁庭,这个历史事件也合乎“犁庭”之意,犁庭本意就是彻底扫荡的意思,而朱见深的这一做法在当时来说完全有朱元璋子孙后代的气概。
明朝经历过这次大规模对部落的扫荡之后,一时之间辽东地区也稳定了不少,也起到了震慑蒙古部落的作用,之后明朝直到萨尔浒战役之前都没有再饱受北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如此一来当时明朝也就可以有足够的精力对付盘踞在北方的蒙古势力了。
不过不到十年,女真部落又开始以各种理由侵扰边境,这次让朱见深十分更加震怒,认为女真死不悔改,就下令让明军大规模进攻女真,当时朝廷派大太监汪直率军前往。
这次围剿也和前次一样重创了女真,当时俘获了不少女真人,也斩杀了不少。在遭到了两次重创之后,女真部落也安静了许多,历史上将这两次围剿建州部落合称为“成化犁庭”。
此外,在之前还有一次,加起来一共是三次打击女真部落。女真也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蹶不振,直到后来上台的努尔哈赤,在努尔哈赤上台之初,明朝的军事力量由于没落,而不再像宪宗当年,明朝在对女真部落的两次大规模扫荡中,可以说也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
在很多人看来,宪宗所进行的几次扫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真正的做到了建州三卫寸草不生。明朝在经历了与瓦剌对战的土木堡之变之后就再没有其他较大的军事行动,也没有什么成功的壮举,而在成化,对女真大规模用兵,可以说算是历史上的一次维护边疆稳定的壮举。
结论:
所谓的成化犁庭其实是指朱见深对女真部落两次大规模用兵,重创女真,以至于维护了建州三卫100多年的稳定。它属于历史上与少数民族之间对战的一场军事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