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
在行政上,岭南曾是唐代行政区岭南道之名,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及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后来分为岭南东道旁族和岭南西道,是广东、广西分治的开始。五代时期,越南独立而分离出去。宋代淳化四年(993年)岭南道之名改为广南路。
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亦即是当今华南区域范围。
岭南文化
岭南文明史始于秦统一岭南,中原移民大规模迁入推动了岭南的开发。从秦代到唐代,广州已成为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和外贸口岸,出现了杨孚、虞翻、葛洪、鲍姑、王范等知名人物,汉代广州已出现了官学和“书馆”、“精舍”等私学。
但当时经济和人口分布的重心仍在粤北和西江流域,而珠三角地区和潮汕平原一直到唐代都是人烟稀少、还没有被开发的地区。唐宋时期,粤北地区诞生了张九龄、刘轲、邵谒、余靖等知名人物。
史料记载,唐代贤相张九龄的书堂岩、始兴的书堂石、晚唐诗人邵谒的书堂石室、北宋王安石在韶州九成台下读书的清淑堂、翁源青源山余靖童年时读书的耽石院,这些都是岭南地区早期的私塾学堂。孔子第41代后裔孔润于公元962年在韶关南雄创办的孔林书院是岭南最早的书院。
近代,岭南文化成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的先导。1839年,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式学堂--马礼逊学堂在澳门成立。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康有为与梁启超推动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岭南文化始终是中国近代政治革命的重要代散大表和领导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国内各地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条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进入新文化时期,起飞的经济与岭南风格的粤语文化、粤式生活运掘弊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岭南文化的现代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