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雄安新区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

雄安新区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

2018年12月5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这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的第一个成规模大型建筑群。 图/视觉中国

昨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批复指出,原则同意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雄安新区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

批复提及,雄安新区要塑造新区风貌特色,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要合理保护和利用雄安新区历史文化遗产。

批复要求,建立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逐步建立涵盖规划、建设、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的雄安标准体系,创造“雄安质量”。

看点1

是北京新“两翼”又是河北“两翼”

批复提到,要推动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两翼,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通州北部,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目前,北京市级机关正式搬迁入驻,标志着通州成为北京市的行政中心。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的通州区,与雄安沟通密切。就在2018年11月底,北京市通州区党政代表团到雄安新区考察,双方表示将加强合作,互相借鉴,实现错位发展、“两翼齐飞”。

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时,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接受采访时表示,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也可以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共同形成河北新的两翼。

看点2

重点承接医疗机构高校等非首都功能

根据批复,雄安新区重点承接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事业单位等非首都功能。

2018年4月批复通过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就提到,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统筹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开展与国际高端职业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规划建设新区职业院校,建设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老年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学院。

目前,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重点高校与雄安新区对接。北京大学将在雄安新区建立一流医学中心,光华管理学院将在雄安新区建培训中心。清华大学则考虑把雄安新区作为学生创业创新联盟的一处基地。

医疗机构方面,北京将支持帮扶雄安新区建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另外帮扶5家县直医疗机构。2018年9月,计划建设的三级甲等医院已完成选址,初步选定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京将专门指派宣武医院承担建设过程和后续管理运营中的一系列任务。

看点3

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

批复提出,雄安新区要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城乡空间布局。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介绍,“一主”即起步区,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是新区的主城区,按组团式布局,先行启动建设。

“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全面提质扩容雄县、容城两个县城,优化调整安新县城,建设寨里、昝岗两个组团,与起步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实行分类特色发展,划定特色小城镇开发边界,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

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2018年8月,位于起步区的启动区已征地拆迁。未来,城际站枢纽布局在启动区,站城一体,实现与京津冀核心城市直连直通。

“五辅”中,除了雄安三县的县城,寨里、昝岗是两个要新建的外围组团。其中,高铁站枢纽将布局在昝岗组团,依托国家高铁网,便捷联系全国。

看点4

加快雄安与北京新机场间交通建设

此次批复还提及,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要求,加快建立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之间的轨道和公路交通网络。

此前,规划纲要已经透露了雄安高铁和高速的建设规划。

其中,构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四纵”为京广高铁、京港台高铁京雄-雄商段、京雄-石雄城际、新区至北京新机场快线,“两横”为津保铁路、津雄城际-京昆高铁忻雄段,实现新区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20分钟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

同时,构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四纵”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含新机场北线高速支线)、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

目前,最受关注的京雄城际已经开工近一年,雄安站也于2018年底开始建设,位于北京的李营至北京新机场段将于2019年9月与新机场同步开通使用。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