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拼多多辟谣的那段话,说出了残酷的社会真相

拼多多辟谣的那段话,说出了残酷的社会真相

作者丨守一

来源丨声道

01

又一起悲剧发生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互联网大厂拼多多的一位员工猝死。

这位员工才23岁,倒在了凌晨一点半的下班路上。

对此,拼多多在某乎平台用官方账号发了一句话又秒删。

这句话是这样的——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这话令很多人觉得窒息,然后愤怒。不过,拼多多官方回应,称从未发布过网传截图的“官方回应”,且坚决反对截图上的观点。

但这个回应,并没有起到预期的辟谣效果。有网友甚至直接喊话拼多多,让其寄送律师函,言外之意,坚持认为那段话出自拼多多官方账号。

吃瓜群众还在猜,到底是有人恶意传谣,还是拼多多小编开始切错了号后来抵赖,某乎平台很快官方打脸,称那段话确实是拼多多官方发的。

然后拼多多继续回应,称那条回复是供应商个人行为,误操作的结果。从拼多多提供的证据以及那句话的措辞看,大概率是事实。

不过从事态发展过程来看,第一轮回应不把这个过程调查交代清楚,只是直接否认,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难消除的。

加班文化本来不是拼多多的独家标签,但官方辟谣辟了个寂寞,这就创造独家记忆了。

总之,真是谜一样的骚操作。

02

其实不管那段话是谁说的,得承认,其指出了某种残酷的社会真相,在某种层面准确定义了这个“时代”。

其核心逻辑,就是马云说过的996是福报。有大厂给你加班的机会,给你丰厚的收入,感谢还来不及,有什么理由抱怨呢?

你不干总有人干,你不拼总有人拼。这就是“用命换钱”的人间。

不过这次猝死悲剧,其实就是反驳这句话的血泪证据。

那位年轻的员工,自愿选择了这份工作,自愿跟上了用命拼的时代节奏,可能也获得了她这个岁数应得的报酬。

她没有选择安逸,可是她一样承受了更残酷的后果——无可挽回的生命。

当命都可能拼掉的时候,用努力来鄙视安逸,还有什么理智的、道德的说服力?

对于网上民愤极大的加班文化,拼多多的回应未置一词,保持着并不令人意外的沉默。

从拼多多的立场看,表达对不幸个体的痛惜容易,但要触及整体的加班文化,确实复杂困难得多。

像网传那段话一样力挺“努力”的合理性,平时可能还算是鸡血,这个时间点会被骂死;但要否定加班文化,如果今后做不到,还是会被骂死。

而只要有一点现实感的人都会知道,一个猝死的年轻生命,是撼动不了这种“用命拼”的文化的。

事实上,在互联网大厂里面,拼多多的加班程度,也未见的更“出类拔萃”。

从阿里的996是福报,到最近快手公开要求全员大小周,市场和行业的道德水位决定了,“拼”才是打工人唯一的出路。

也不光是打工人。最起码在互联网行业,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从员工到高管再到老板,加班时长通常也是逐级递增。

除非被甩出跑道,不然没法停下来。

03

当然,用极端案例,来评判一个企业、一种生存逻辑,总是难保客观准确。

如果更冷酷一些,我们还可以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猝死案例,未见的每个行业都没有人性。

如果我们回到大数据去看,还能看到更多乐观的地方。

诸如拼多多这样的企业,造就了多少财富自由的奇迹,让多少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让多少小微企业和农户找到脱贫致富的机会……

在这些积极成果面前,一个不幸猝死的员工,是微不足道的。

时光可以抹平一切,拼多多股价还可能再创新高。

守一君没有讽刺拼多多的意思。只是无奈承认一个现实,无论对拼多多持怎样的观感,都改变不了当下“用命拼”的职场环境。

以经济学的视角看,“逼”着我们加班的,不只是企业,还有其他打工人。这确实是集体的选择。你不“努力”有别人“努力”,除非你甘于承受“安逸的代价”。

拼多多的老板黄峥说过一段话:“一位名人讲过他们这一代努力学习军事是为了下一代能够学习数学和物理。下一代学习数学和物理是为了下下代更好的学习艺术,欣赏美,享受生活。那我们这一代努力学习互联网,便是为了下一代更好的学习艺术,享受美好生活。”

这段话是不是很耳熟?我们年轻时很多听过父母类似的话:我们吃点苦没什么,只要你们以后过得好。

80后黄峥,没准儿小时候也听过这样的教诲。可是当他创造出一个巨头企业,依然认为这一代人还是要努力、要拼的,至于“美好生活”,那是下一代的事情。

一代人注定成为下一代人的“工具”,这真是无法逃避的宿命吗?

这个猝死的不幸女孩98年的,如果按年龄算,都可以算是黄峥的下一代了,他们这一代人的“美好生活”在哪里?

拼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我也不知道。

只是想起休谟有句名言:我们不能从“是”推导出“应该”。

这也许“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但并不意味着一切“应该”如此。

作为头部大厂,拼多多们如果延续的依旧是“血汗工厂”模式,而拒绝输出更尊重“美好生活”的价值观,那这次丑闻是很难被翻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