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有二十四个节气不假,但在这二十四个节气中,又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众所周知,所谓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运行周期确定的,但我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就是说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变化情况,每月分两段,月初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中气”。就是说农历的每个月有一“节”、一“气”之分,“节”是月始,“气”的最后一天为月终。即:
正月:立春为“节”、雨水为“气”,以此类推:
二月惊蛰(节)、春分(气),三月清明(节)、谷雨(气)迅薯,四月立夏(节)、小满(气),五月芒种(节)、夏至(气)、六月小暑(节)、大暑(气)、七月立秋(节)、处暑(气),八月白露(节)、秋分(气),九月寒露(节液昌旁)、霜降(气),十月立冬(节)、小雪(气),十一月大雪(节)、冬至(气)十二月小寒(节)、大寒(气)。
“四柱”学看“八字”、“命理”,就是只看节气,不看中气。所以,我才有上边那个猜测。
由于在农历中,二十四节气是按月推的,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闹橡,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跟在几月的后面就叫闰几月。
虽然是以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立法来指导农事,在久远的古代就已经确立了,但在商代只有四个节气,周代发展到了八个,秦汉年间才完全确立了二十四个。公元前104年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修订于历法。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中。
所以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