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系及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系及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 电话:0931-8912713

学校所在地:甘肃省兰州市天水路298号 传真:0931-8885076

邮政编码:730000 网址:http://www.geoscience.lzu.edu.cn

一、含地质类专业院系和专业设置

兰州大学地质学专业设立于1958年的地质地理系,1958年开始招收地质学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科发展需要,1994年成立地质学系,设有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后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2个本科专业。之后相继增设环境科学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专业,2002年地质系又增设地球化学专业,使地质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合理完善。1999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立后,先后将环境科学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专业分出,成立了环境科学系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2003年地质工程专业从地质科学系分出成立了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现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点仔桥蔽、第四纪地质学博士点、地质工程博士点3个;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硕士点7个,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设有地质科学研究所、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所、国土资源研究所、地质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5个科学研究机构。

1)地质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学、地球化学。

2)地矿学科(工学)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工程。

3)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环境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念州资源工程、地理学、气象学、地理信息系统。

4)培养地质学类研究生学科、专业:地质类(理科)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第四纪地质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矿消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位点,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点,地球化学硕士学位点;地矿类(工科)的地质工程硕士、博士学位点,岩土工程硕士学位点。

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地质、地矿类专业

(1)教师队伍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类现有教师3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1名,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拥有汤中立院士(著名岩浆岩及成矿理论专家)和方小敏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培养人才、第四纪地质学专家)等一批著名学者。

(2)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国内外科学研究及教学实践合作,注重本学科专业教师的业务提升,积极引进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稳定一支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各专业交叉渗透、有机地结合,围绕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人才培养

1.地质类本科专业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

(1)地质专业本科生

招生情况:每届1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

(2)地球化学专业本科生

招生情况:每届1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

(3)地质工程本科生

招生情况:每届一个班,30人左右。毕业生流向:城建部门、水利水电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研究院、高等学校等部门。

2.地质类研究生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

(1)地质类研究生

招生情况:博士15人/年平均;硕士40人/年平均。毕业生流向: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工业生产等部门。

(2)地质工程研究生

招生情况:博士8人左右/年平均;硕士20人/年平均。毕业生流向:城建部门、水利水电部门、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研究院、高等学校等部门。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1.办学优势与特色

兰州是我国三大地学中心之一,有十多所地学研究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可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中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繁多,也给地质工程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后备资源储量对西部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质科学及工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手段。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大批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工程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和区域特色。

2.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和成效

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属于艰苦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地质专业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教学中强化基础教学,选派高素质教师队伍承担本科生一、二年级专业课教学,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在高年级设立不同的研究方向,推行导师负责制,让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阵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坚实的专业、计算机、外语等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及良好的科学作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以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他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改善办学条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五、学科建设

资源环境学院现拥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工程。

六、实验室建设

1)学校特色实验室:显微分析实验室、岩石学实验室、结晶矿物实验室、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矿床学实验室、石油天然气实验室、土工测试实验室、工程岩体力学实验室。

2)大型仪器设备情况及对外开放、服务项目:拥有Delta Plus稳定同位素质谱计、PQExCell ICP-MS质谱仪、VarioEl Ⅲ元素分析仪、SPEX 1403激光拉曼光度仪、EM-400T电子显微镜、FT-IR180SX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Ortholux BK显微镜、SWVR-2000综合工程探测仪、SWS-1G工程勘探与检测仪、WE-30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大型科学研究用分析测试设备和工程实验设备。对外开放、服务项目:土工测试实验室和工程岩体力学实验室均对外开放、相互交流、有偿服务。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

1.“九五”以来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研究)情况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教学和科学研究有着辉煌的历史,地质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相关研究方向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学术特色,“九五”以来承担国家计委、科委、教育部、国土资源部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防重大项目6项、地方政府项目10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5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合计1200万元。在岩浆矿床超大规模成矿作用、中国东部不同深度上地幔流体组成特征、第四纪地质学、华北克拉通西北缘地壳演化、中国西部造山带构造、火成岩和沉积盆地、第四纪生物地层与环境、干旱环境与全球变化、地质工程等领域取得研究突破。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12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2.目前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

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计委“西藏布达拉宫、萨加寺、罗布林卡壁画保护研究”1项、甘肃省政府课题2项、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3项,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及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多项。涉及科研经费800多万元。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1)地质类专业: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合作,聘请著名学者作客座教授,邀请国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讲座,不定期开展本科生国际联合实习。

2)地质工程专业:与英国伦敦大学艺术学院、美国盖蒂公司有固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文物保护方向的硕士生。

(撰稿:张铭杰、谌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