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
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
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丛山数21根。
扩展资料
古筝流派
1、陕西筝
陕西筝源自陕西——中国筝的发源地。但现在“真秦之声”的筝乐却几乎近于绝响,只有在榆林地区才用筝作为伴奏乐器,跟扬琴、琵琶、三弦一起在渗改中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现。著名秦筝理论家、教育家曹正先生说,这就是“秦筝的余绪”。
筝在榆林虽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榆林地处偏僻,文化比较落后,筝的技艺还停留在古法弹奏上,右手歼猜主要用大食两指,左手滑颤音很少,这正是筝的最早奏法。筝在陕西地区已渐渐失传,其传谱传人都无资料可寻。
2、河南筝
河南筝,指的是筝乐“九派”之一,有“中州古调”(或称“郑卫之音”)之称。从《史记》、《汉书》中所记载的文字来看,筝在秦汉两代已有相当普遍的发展。
在东汉,汉光武帝建都洛阳,而北宋建都汴梁(即今之开封),都是在河南地区,而在这个地区早就流行着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秦筝随着迁都流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的中州古调。
3、浙江筝
浙江筝,即武林筝,又称杭筝,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据传在东晋时筝已传入建康(南京)了,至唐,则更多见诸于诗词文字。
远在唐宋时期,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即是浙江筝。近代多以合奏或伴奏的形式在民间“丝竹乐”“杭滩”中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