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母因素
母亲患心、肾疾病,慢性肺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毒症、、糖尿病,严重贫血,感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多胎,孕母年龄35岁或16岁,吸烟或吸毒、以及应用降压药、镇静剂或麻醉剂等。
2、胎盘因素
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等。
3、脐带因素
如脐带扭转、绕颈、打结、过短、脱垂、畸形等。
4、胎儿因素
如畸形心、肺、纵隔、脑、、颅内出血等。
各种畸形如后鼻孔闭锁、喉蹼、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及宫内感染所致神经系统受损等。早产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胎儿有严重呼吸道、心血管畸形者,胎粪吸入致使呼吸道阻塞等。
多数发生在产程开始以后,胎儿因缺氧首先出现胎动增加,胎心增快,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排出胎粪。随后进入抑制状态,胎心减慢和节律不齐,少数缺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5、分娩因素
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臀位、胎头吸引不顺利。
产程中的麻醉、镇痛药使用不当等。
1、就地出招:因为严重窒息,完全不能呼吸,婴儿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家长只能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2、体位引流:如果宝宝饱腹呕吐发生窒息,应将平躺宝宝脸侧向一边或侧卧,以免吐奶流入咽喉及气管;如果宝宝吃奶之初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胃内空虚),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倒空引流出来。
3、清除口咽异物:如果妈妈有自动吸乳器,立即开动,只用其软管,插入宝宝口腔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呕吐物吸出;
没有抽吸装置,妈妈可用手指缠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吸除,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
4、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孩子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
5、辅助呼气:重点是呼气,带有喷射力量。
方法是抢救者用双手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使其腹压增高,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力,使气道呛奶部分喷出;待手放松时,患儿可回吸部分氧气,反复进行使窒息缓解。
在上述家庭抢救的同时,拨打120呼救,或准备急送医院抢救。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
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
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
床头宜高15度,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
1复苏方法按ABCDE复苏方案。
A是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的根本。B是建立呼吸,是抢救的关键。C是维持循环,保证足够的心输出量。D是药物治疗。E是评价。
2分娩前抢救准备工作由宫内窘迫所致窒息者,应在胎儿娩出前就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抢救准备包括人员、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氧气、吸痰管、复苏器、喉镜、气管导管等仪器设备及复苏所需药物,注意药物剂量及其他提示亦应贴在急救台旁,以供快速参考。
抢救要及时,动作要迅速、准确,避免损伤患儿,应熟悉急救药品的用法、浓度、剂量。
3保暖新生儿出生时室温比宫内温度低,体温明显下降,加之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够完善,新生儿寒冷时通过增加氧耗来提高代谢,增加产热。
最好把新生儿放人温箱中,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的中性温度,同时应做好皮肤及眼部护理,给患儿取侧卧位,有利于口腔粘液流出。
4观察病情注意患儿面色、哭声、呼吸、心率、呕吐物、大小便等情况,如果出现烦燥而颤抖的尖声哭叫并有难产或分娩损伤者,常提示颅内损伤;加之前囱饱满,瞳孔不等大,提示颅内出血。
如出现哭声弱,呻吟状伴有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心音弱、四肢抽搐,应提示有心肺功能异常可能。如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一同抢救。
护士应细心观察,根据患儿哭声原因给予处理,常能挽救新生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