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一组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主要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四种较为简单的先心病,还有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二尖瓣闭锁、大动脉转位和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等复杂的紫绀型先心病。

治疗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外科开胸修补术:直接开胸修复病变部位。

特点是手术在直视下进行,修补缺损准确,为经典的治疗先心病的传统方法,但创伤大,术后留下疤痕,体外循环及输血后可能留下并发症。

基本上适应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二)介入封堵术:由外周血管插入导管,将特制的装置由外周血管送入达到所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将装置释放并固定在病变部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特点:具有不开刀、并发症少、恢复快、不留疤痕等。

目前已成为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介入封堵术适应证:

(1)动脉导管未闭(PDA):年龄大于6个月,体重大于4kg。

(2)房间隔缺损(ASD):年龄大于3周岁,直径小于36mm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3)室间隔缺损(VSD):年龄大于3岁,体重大于10kg,干下型室缺除外。

(4)肺动脉瓣狭窄(PS):典型肺动脉瓣狭窄,心输出量正常时经心导管检查跨肺动脉瓣压差>50mmHg。年龄大于3个月。

介入封堵禁忌症:

(1)活动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或引起菌血症的其他感染。

(2)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

(3)缺损解剖位置不良,封堵器放置后影响主动脉瓣或房室瓣功能。

(4)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者。

治疗流程:超声心动图,选择适应症->抽血等术前准备->介入心导管封堵术->术后复查。

住院时间:5-7天。

(三)外科封堵术:经胸部小切口(长约3cm-5cm),不用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下,将特制的装置(封堵器)直接经心脏表面送入到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特点:具有切口小、不用体外循环、适应症广、并发症少、恢复快等。

介入封堵的局限性:

(1)受外周血管条件限制,不适宜年龄小、体重轻,且需早期干预的患儿。

(2)难以封堵靠近主动脉瓣的室缺,如干下型。

(3)室缺较大时成功率低,转外科不方便。

(4)对于肌部室缺封堵,经皮介入治疗建立轨道复杂,成功率低。

(5)主要应用于膜部小室缺,和少数肌部室缺。

(6)射线对儿童的影响。

外科封堵的适应症及优势:

⑴除流入道大室缺外的大部分室缺和绝大部位房缺。

⑵针对不同的室缺,可采用多种伞型。

⑶不受病人年龄和体重限制。

⑷换伞容易,可选择相对较小的伞。

⑸封堵失败后可直接转直视手术。

⑹无射线对患儿的损害。

⑺不造成血管的损伤。

⑻皮肤伤口及创伤很小,相对微创。

⑼可与其它心脏手术组合。

⑽外科房缺封堵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绝大多数先心病都得到满意的根治。

如果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来了,首先是明确诊断,如为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则首选介入封堵;如果介入封堵不适合,则再考虑外科封堵治疗;

最后,考虑外科开胸直视下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