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曾因为大量产出仿冒名牌的运动鞋,被戏称为“假鞋之都”。时至今日,虽经当地政府多次打击,但假鞋仍然屡禁不止。而位于莆田市北部的安福电商城附近,白天店铺锁闭、人影稀少,夜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车流不息,几乎所有人都压低了声音在交流、交钱、拿货,附近的几条街道甚至会经常堵车,这里因此被称为“夜安福”。
昼伏夜出的繁忙鬼市
莆田假鞋的问题由来已久。
对假鞋的打击,莆田当地也从未停歇,查询公开报道可以发现,去年5月,莆田市公安局打掉了4家黑鞋厂,涉及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知名品牌假鞋,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11月,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的指挥下,莆田警方协同多地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
除了打击,当地也在想办法谋求转型。据媒体报道,2015年4月,莆田市市长翁玉耀甚至亲自为莆田鞋代言,表示莆田人要用超越国际的标准做出中国好鞋。为了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莆田市政府相关部门也与商业银行一起,为转型企业提供了数十亿的信贷支持。
但时至今日,假鞋在莆田依然并未禁绝,没有人知道在莆田有多少人在从事跟制售假鞋有关的产业并以此为生,他们昼伏夜出,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城市的作息。
北青报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安福电商城附近已经成为仿名牌运动鞋的主要交易区,它仿佛是莆田这座城市的一个隐秘入口,通向的是一个跟假名牌鞋有关的产业。
当记者上午到达安福电商城附近时,大街上人影稀疏、车辆寥寥,路旁的店铺几乎没有几家开门,仅有几家饭店、小卖部在营业。对于这些,这个城市里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你可以晚上9点以后再过来看看,那绝对是另一个世界,会堵车的。”
晚上9点以后,站在安福电商城附近的大街上,难以计数的摩托车、电动车似乎都在向电商城集结,他们戴着头盔在路上呼啸而过。白天关着的店门陆续打开,电商城附近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眼前热闹的情景跟白天的冷清对比,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地方。空气中到处充斥着刺鼻的汽油味,摩托车不停地按着喇叭,在人流和车流中穿梭,马路上人头攒动,不断有人在横穿马路,汽车的速度也开始慢了下来,街道慢慢开始堵车。
63岁老太太揽客买鞋到凌晨两点
“早上?我们没有早上,一觉起来就是中午。”一名95后卖家谈起一地假鞋,满脸笑容。此时,凌晨1点,距他收工还有3个小时。
不远处“安福电商城”前加上的“中国”二字,正宣示它的雄心。官方2015年数据显示,这个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入驻了335家挂牌商户,年交易额超百亿元,从业网军超20万,鞋产品网上销售额至少占了全国两成。
早上睡觉,下午接单,晚上收货、发货——独特的交易习惯催生了“鬼市”:白天,几乎空无一人;傍晚,门店零星开张;入夜,摩托、面包车来来往往,一分钟有时可通过百辆。车上装卸的包装,印着耐克等知名鞋类商标。
但在坊间,这种“昼伏夜出”被解读为“见不得光”。官方也并未披露此处高仿鞋的比例。
在电商城内26号楼7层,一名黄衣男子手舞足蹈地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讲述他的“奋斗史”。“2013年开始干,现在,我车子房子都有了”,他不回避这是高仿鞋,且年营业额达到400万元,甚至有朋友去年“双11”一天就赚了400万元。
另一名穿着西装的男士则在“鬼市”快递区边上开了一家“档口”。他在论坛上发帖,留下QQ,晒出库存。有网友问他“真假比多少”,他直言全假,但是“以假乱真,一次体验,终身不忘”。
他们对假鞋质量有着“谜之自信”。家住“鬼市”附近的莆田女大学生吕申,一步步见证这里如何走红,随即投身电商海洋“卖假”。她做了3年,一双鞋赚二三十元,最多时每天能卖30双,“质量真的很好,我买一双可以穿一年”。
所有人把这归功于莆田上世纪的国际名鞋代工产业:白天,人们在工厂热火朝天生产,对标全球顶尖制鞋技术;夜晚,他们回家“发挥余热”,制鞋“秘方”被或偷或买地传了出来。
这些无疑都是假货,但“鬼市”里的人们回避“假”字。他们发明了自己的话语体系,“真标”“高仿”“1︰1”,造假者则叫“阿冒”。
相对“真实”的,是各色各样的自主品牌——比如,有人在美国“NB”新百伦的基础上,加了几个数字或字母,并拿到了商标注册。在外边,有人称其为“山寨”,但在“鬼市”,它们有着微妙的名字——“擦边鞋”。
尽管在工商、电商平台打击以及行业萧条的多重影响之下,“鬼市”日益萧条,但如今,夜晚10时市场路口有时还会堵车两三分钟。
一些人在电商城内游荡,瞄准看似无目标的“游客”,发小卡片,问买不买鞋。1月7日凌晨1点,一名带着记者在商城走访的63岁老太太毫无困意,“我带你们去下一家看看,就在楼上”,她精神抖擞地说,“我两点多才下班”。
当地鞋业人士慢慢发现局面不妙:全国鞋类电商越来越多,竞争加剧;同时,有得制鞋原材料,一年左右已从每吨1万元涨到两万元,利润越来越薄。
吕申最终不再卖鞋,她抛弃了“鬼市”。程相也感觉寒冬已到——他的订单愈发少得可怜,有时一天只有一两双。半年前,他转行跑运输,从“鬼市”出局。
但永远有人希望涌入这座“围城”。一名6年前“金盆洗手”的“阿冒”向记者坦承:一度,他响应政府号召,做自主品牌,但同一条生产线做出来的鞋,挂名牌能卖500元,挂他的牌只卖150元,还卖不出去。
坐在茶桌前的他一脸绝望,思来想去,他递过手机,屏幕上是红色的某款名牌鞋。这个已损失数十万元的商人说,他花了20万元,最近又找人去“开板”了。
6年没做过“阿冒”的他,此刻试图重回“鬼市”,再搏一次。
63岁老太太揽客买鞋到凌晨两点
“早上?我们没有早上,一觉起来就是中午。”一名95后卖家谈起一地假鞋,满脸笑容。此时,凌晨1点,距他收工还有3个小时。
不远处“安福电商城”前加上的“中国”二字,正宣示它的雄心。官方2015年数据显示,这个总面积80多万平方米的小区,入驻了335家挂牌商户,年交易额超百亿元,从业网军超20万,鞋产品网上销售额至少占了全国两成。
早上睡觉,下午接单,晚上收货、发货——独特的交易习惯催生了“鬼市”:白天,几乎空无一人;傍晚,门店零星开张;入夜,摩托、面包车来来往往,一分钟有时可通过百辆。车上装卸的包装,印着耐克等知名鞋类商标。
但在坊间,这种“昼伏夜出”被解读为“见不得光”。官方也并未披露此处高仿鞋的比例。
在电商城内26号楼7层,一名黄衣男子手舞足蹈地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讲述他的“奋斗史”。“2013年开始干,现在,我车子房子都有了”,他不回避这是高仿鞋,且年营业额达到400万元,甚至有朋友去年“双11”一天就赚了400万元。
另一名穿着西装的男士则在“鬼市”快递区边上开了一家“档口”。他在论坛上发帖,留下QQ,晒出库存。有网友问他“真假比多少”,他直言全假,但是“以假乱真,一次体验,终身不忘”。
他们对假鞋质量有着“谜之自信”。家住“鬼市”附近的莆田女大学生吕申,一步步见证这里如何走红,随即投身电商海洋“卖假”。她做了3年,一双鞋赚二三十元,最多时每天能卖30双,“质量真的很好,我买一双可以穿一年”。
所有人把这归功于莆田上世纪的国际名鞋代工产业:白天,人们在工厂热火朝天生产,对标全球顶尖制鞋技术;夜晚,他们回家“发挥余热”,制鞋“秘方”被或偷或买地传了出来。
这些无疑都是假货,但“鬼市”里的人们回避“假”字。他们发明了自己的话语体系,“真标”“高仿”“1︰1”,造假者则叫“阿冒”。
相对“真实”的,是各色各样的自主品牌——比如,有人在美国“NB”新百伦的基础上,加了几个数字或字母,并拿到了商标注册。在外边,有人称其为“山寨”,但在“鬼市”,它们有着微妙的名字——“擦边鞋”。
尽管在工商、电商平台打击以及行业萧条的多重影响之下,“鬼市”日益萧条,但如今,夜晚10时市场路口有时还会堵车两三分钟。
一些人在电商城内游荡,瞄准看似无目标的“游客”,发小卡片,问买不买鞋。1月7日凌晨1点,一名带着记者在商城走访的63岁老太太毫无困意,“我带你们去下一家看看,就在楼上”,她精神抖擞地说,“我两点多才下班”。
当地鞋业人士慢慢发现局面不妙:全国鞋类电商越来越多,竞争加剧;同时,有得制鞋原材料,一年左右已从每吨1万元涨到两万元,利润越来越薄。
吕申最终不再卖鞋,她抛弃了“鬼市”。程相也感觉寒冬已到——他的订单愈发少得可怜,有时一天只有一两双。半年前,他转行跑运输,从“鬼市”出局。
但永远有人希望涌入这座“围城”。一名6年前“金盆洗手”的“阿冒”向记者坦承:一度,他响应政府号召,做自主品牌,但同一条生产线做出来的鞋,挂名牌能卖500元,挂他的牌只卖150元,还卖不出去。
坐在茶桌前的他一脸绝望,思来想去,他递过手机,屏幕上是红色的某款名牌鞋。这个已损失数十万元的商人说,他花了20万元,最近又找人去“开板”了。
6年没做过“阿冒”的他,此刻试图重回“鬼市”,再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