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片子有利于诊断效果,初学者往往以为摆体位不到位而影响了影像的诊断,下面介绍的几个常见体位,初学者都过来看看,学习一下。
头颅正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重合于床面中线。
中心线:自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入。
头颅正位常用于颅骨骨折、颅内肿瘤、钙化检查等等
头颅侧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床面,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中心线:对准外耳孔上2.5cm垂直射入。
头颅侧位常伴正位一起,头颅肿瘤、感染都需要拍正侧位。
汤氏位: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并与台面中线重合。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对准眉间上方10cm处射入。
汤氏位主要用于内听道病变,可记好了。
瓦氏位:被检者俯卧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
中心线:经鼻根部垂直射入。
瓦氏位主要是用于筛窦病变、上颌窦病变。
柯氏位:被检者俯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床面,并与床面中线重合。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经鼻根部射入。
柯氏位主要是应用于额窦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