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时间的严格限制,在快题考试中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把主要矛盾解决好;次要环节有些瑕疵也不必太在意。如果进度失控一定要沉着冷静压缩次要环节,保证主要环节用时,不要草率收场。
在快题考试中,常见的时间要求有3小时、6小时、8小时几种。后两种耗时长,主要用于初试;第一种相对轻松,主要用于复试。
下面给大家推荐华.元手绘快题考研研究中心总结的3小时和6小时考试的时间分配。
(1)分析任务书
阅读任务书、勾画重点,仔细审视基地图纸,包括文字说明和地形、环境、原有建筑物等各重要设计限定信息。将重要信息整理,防止由于遗漏一些隐蔽的重要信息而导致整个设计方向出现偏差。(10分钟)
(2)进行排版、绘制好地形图、设计构思
根据规划用地的形状来确定版面的布局,并写上标题。然后把总平面地形图(通常为1:1000)以及分析底图(1:2000~1:3000)画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深入研究地形特征,考虑总体架构。通过任务书要求的数据,把握好总建筑面积、各功能要求面积、绿化面积等。后续工作地形图的绘制是必须要做的,所以提到前面来和构思工作一同进行,这样不但可以给结构草图、一草图、二草图做底图,同时又节约了勾勒草图的时间。(40分钟)
(3)结构草图绘制
勾勒1:2000结构性的草图,建议运用两种自己熟悉的组织方法各做一个方案初步比较一下,确定发展方向后再进一步明确总体布局关系,同时初步考虑分析图的绘制。(20分钟)
(4)一草图绘制
绘制1:1000草图平面,根据总体布局、日照间距、建筑退让等限制条件初步确定建筑和场地的位置。(40分钟)
(5)二草图绘制
第二次绘制1:1000草图平面,在一草图定位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简单的空间处理、建筑形体变化和环境设计。(20分钟)
如果一草图是用铅笔绘制的,那么二草图可以用钢笔、针管笔在一草图上直接修改、调整,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在草图阶段只要基本定位即可,不要纠缠细节。
(6)正式平面图绘制
此时开始绘制正式的平面图(1:1000)。确定出入口、道路系统、建筑布局、场地布局、绿化系统等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确定细节部分。大部分专业老师还是习惯从平面图来开始研究、评价方案,因此,考生要花最多的时间在平面图的绘制上。(2小时)
平面图绘制完成后,应检查一下是否有重大的错误(误读任务书、忽略重要信息),考虑一下透视图角度的选取问题。此时也可以吃点东西补充能量,注意不要喝太多水,避免上厕所浪费时间。
(7)分析图绘制
建议选择空间结构分析图、交通组织分析图、绿化系统分析图等常规分析图。如果在设计时确有独特的想法,可以针对想法做一张分析图。分析图一般不需要调整,可以一步到位,画图与表现一次完成。平时应多练习图例画法,做到在底图上花10分种就能画一张表达清晰的分析图。
(8)表现图绘制
对于手绘能力较差的同学,这是难度最大的一张图,也是评委老师容易做出等级评价的图。虽然专业人士评价方案不是依赖三维表现,但是透视图的直观效果最能让评委立刻对方案以及应试者作出一种优劣评价,希望得高分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手绘训练。另外,要注意透视图畸变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变形;同时,选择自己熟悉而且容易出效果的表达方式,千万不要冒险。(1小时)
(9)文字说明
主要包括图名、设计说明、经济技术指标。文字要工整,以等线体、仿宋体等工程字体为主。设计说明可以先用铅笔打上分行线再写,内容整理成几方面,逐条地用关键词和简洁的话列出来,关键词下可以加横线加以强调。
考试前可以预先准备一个套路,内容分成5条:
第一条 简单概括用地现状和环境;
第二条 总的设计思路或设计目标;
第三条 用地的总体布局;
第四条 用地的道路系统;
第五条 绿化和景观设计。
要追求清晰的文字结构、简洁的语言,让评委看出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关于指标,一般来说,如果你有比较大的把握能控制住面积。
(10)线条表现
增加细部、配景和图面感染力,进入深入刻画的程度。
(11)色彩表现
主要通过马克笔加强图面的立体感和表现力,在平时训练养成自己的用色习惯,可以具体到建筑、树、草地等用什么品牌的色号,这样上考场就可以有条不紊的上色。
(12)检查
这段时间不足以对已完成的图纸进行很大的改动但是可以按照“硬伤-粗心大意-完善表现”的顺序来进行,最后还要核对姓名、准考证号码、并保证其书写位置符合考试要求。(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