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东吴、吴用、吴地、吴国。吴语、吴丝、吴岫、吴牛、吴泉、吴体、吴赵、吴羹、吴装、吴分、阿吴、吴耿、侨吴、吴下、西吴等。
一、吴地[ wú dì ]
解释:春秋 时 吴国 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 江苏 、 上海 大枣敏磨部和 安徽 、 浙江 、 江西 的一部分。亦指 东汉 时的 吴郡 (今 江苏省 )。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今先生率然高举,远集 吴 地,将以辅治寡人。” 唐 郎士元 《赠韦司直》诗:“客来 吴 地星霜久,家在 平陵 音信疏。”
二、吴音[wú yīn]
解释:吴音,一般指吴地的方言,古诗道“醉里吴音相媚好”,描述的就是吴越的方言,此诗出自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清平乐·村居》。
出处:《宋书·顾琛传》:“先是, 宋世江东贵达者,会稽孔季恭、季恭子灵符、吴兴丘渊之及琛,吴音不变。”
三、西吴[xī wú]
解释:1.古地名。2.唐宋时湖州府拿枣的别称。在今浙江湖州。
介绍:吴国(1364年-1368年),是朱元璋在中国东南地区称王时建立的政权,首都为应天府(今南京)。为与张士诚在隆平府(今苏州)建立的同名政权相区别,故称西吴。
四、 吴姬[wú jī]
解释:吴地的美女。
出处:唐代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五、吴语[wú yǔ]
解释:吴地的语言。
介绍: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九千多万。吴语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支语言,中国七大方言集合之一,有国际语言代码。
扩展资料
“吴”wú,释义: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
3.姓氏。
4、中国东部江浙地区文化的统称,位于浙江钱塘江以北,江凳斗苏南部及上海全境,此地区长期位于同一行政单位内(会稽郡、江南东道、两浙路),语言为吴语,到明清才分属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文化、习俗、语言较为接近。先秦时期,吴属百越之地,被中原称为勾吴,生活着众古越族。吴语,吴文化也可说成吴越语,吴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