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决定消费。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短缺经济”状态,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实际就是生产为消费提供的对象在数量、品种方面的局限所致。
第二,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先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旦生产力发展了,收入提高了,消费方式就会随之多样化,比如当前有不少人已进入休闲、家政服务等消费领域。
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产品剩余的现象,但不是全面的生产过剩,消费需求远没有达到饱和的地步。这说明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主要是质量和效益处于低水平阶段,自然难以启动新的消费需求。
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目前我国一些消竖伏费品出现供过于求.并不表明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已很高,而恰恰是因为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品生产不出来或者产量不多。因此,投资(生产)需求大有文章可做。要启动新的消费需求,还必须由生产来完成。
二、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第一,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才算真正完成,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备清生产的目的”。
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调节生产”,指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如汽车的需求量增加必然带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第三,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三、注意的问题:
第一,“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的内涵不同,“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扩大消费;另一方面,增加消费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购买力得到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第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并不是任何形式的消费都能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不超越现实社会生产能力,同时又是合理的适度消费才是生产发展的真正动力;那种过度的、不合理的超前消费、高消费或是滞后消费则会阻碍生产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才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社会再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来看,它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组成的。
其中,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的水平和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同时,消费也能够带动生产的发展,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企业生产可以引导市场消费,市场消费可以反过来促进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如果只有产品生产,没有了市场消费,最终再生产就无法延续和维持。
就我们自己而言,消费虽然是个人的行为,但它绝非与社会无关。健康、合理、文明的消费方式,既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关系到社会的市场发展及产品的开发。
因此,人们应当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坚持正确、合理的消费行为。
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从个人、国家、企业这三个角度方面来说明有如下表述:
1、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国家角度来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才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生产可以引导市场消费,市场消费可以反过来促进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果只有产品生产,没有了市场消费,最终再生产就无法延续和维持。
3、从个人角度来说,消费虽然是个人的行为,但绝非与社会无关。健康、合理、文余滚携明的消费方式,既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关系到社会的市场发展及产品的开发。因此,人们应当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坚持正确、合理的消费行为。个人消费要与国情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才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