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老子的原名叫李耳,老聃,姓缺游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他潜心研究各类经典,学识渊博,相传孔子曾经问礼于他。后见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内乱迭起,遂归隐,骑着青牛西游去秦国,至函谷伏高销关时,为关令尹喜挽留。经尹喜再三劝说,将其道学观点进行总结,写出了五千言《道德经》,交于尹喜,以传后人。老子对后世的影响。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念蠢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