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如何评价《盛女为爱作战》这个节目?

如何评价《盛女为爱作战》这个节目?

对《盛女为爱作战》的最中肯评价【Steve说约会61期】《盛》好不好?《盛》好不好?这节目对我们有启示意义,与此同时又在偷偷灌输一些糟糕的观念。启示的方面在于:1.活得认真一点一帮女人在节目里又是提升档芹自信,又是调整内心,又提学往技能。这些事情,不应该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一直应该努力关注的方面吗?为什么到了节目里面才想起来要努力?我常听到大龄女孩们说:“年轻时觉得无所谓,现在年龄大了就着急了。”我不禁想问你们之前干嘛去了?年轻无所谓,其实是对自己粗糙随意生活的借口。单身时的随性无伤大雅,可到了相亲约会中,大家都以无比挑剔的眼神观察彼此时,所有的毛病和问题都会一览无余。人际交往缺乏训练、形体装扮毫不讲究、内心的幼稚阴暗自卑从未想过去改变,当然Steve老师知道因为这些事情还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行让毕,因为你单身,因为你还不需要接受别人的挑选。就是因为这种无所谓和侥幸,很多人会在着急结婚的时候发现自己怎么都没人要。原因很简单,别人从你身上看不到二三十年人生的沉淀和积累。如果你一辈子活得很认真,你是不可能没有人欣赏的,而魅力这个东西,是没法抱佛脚的。2.改变是有可能的作为情感培训的业内人士,Steve老师看到这样的剧其实蛮开心的。从行业推广的角度来说,这节目是可以给很多人灵感和希望的。反馈积极的朋友,普遍在节目里找到的自己的影子,而导师们的指点也很有启发。这是在告诉很多困惑的人们,只要你决定改变,并且积极寻找专业支持,许多顽疾问题就会很有起色。心理咨询师和约会教练这样的职业值得让更多人接触到,因为我们给人带来的改变终身受益。剧中的几位女主角,说实话改变的并不彻底。比如徐隽有了新男友,但是之前到底什么原因情伤,再比如雯颉约会颇为顺利,可是她102次相亲积累下来的演技和她内心的真实状态之间的差异,都是节目结束时没有触及的。换了真实生活中,只要有足够专业的导师和时间投入,这些问题都可以更深入地去探索。3.深入了解不贴标签节目初始,我们会对雯颉的世俗挑剔,璐璐的骄傲自大,宝妮的懦弱自卑,萍萍的天真幼稚等心生厌恶和成见。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人,然后下判断贴标签,彻底否定。可是这个节目给了我们机会去更深入地了解几位女孩,去看她们的生活,经历,家庭,然后你会发现几位女孩各有坎坷,会意识到披甲带刺往往都是因为成长艰难,并非内心有恶。这里面的启示在于有时因为不耐烦或不喜欢给人贴了标签,却也不要放弃继续了解对方的意愿,因为了解才能有宽容和爱。这剧我并不全认可,但希望大家看了这些女孩的故事后能体会到上面这个道理,也能够用同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人们,这样的境界就是大爱了吧。《盛》的批判1.价值取向狭隘陈旧这种价值取向的核心就是:女人的价值滑局是由男人的喜欢来决定。如果说2007年全国妇联给出剩女一词的官方定义是婚恋狂潮的开始的话,那么《盛》是在时隔7年后冷饭重炒,希望靠一种近乎挑衅大家自尊心的方式(把剩改成盛)来赚取收视率。这个节目在“剩女”问题上没有提出任何新的角度和阐释,只是顺着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博眼球,这是最让我失望的部分。初次看到这部剧的预告片时我曾有过幻想,或许在上海这个中国最文化和价值多元的城市里,我们可以做出一点创新和变革。可是当所有导师异口同声地以“你这样男人就不会喜欢你”、“如果你很行,为什么还单身”这种好事中年大妈的流氓逻辑来教育几位女孩时,我的幻想彻底破灭了。我只记得剧中吴迪提到一句如果女孩愿意过单身生活,其实也蛮好的。这是剧中唯一体现出“多元”的几秒钟。试想一下,如果《盛》可以告诉女人们,改变主要为了自己变得更开心,更自信,男人的欣赏是副产品;或者女人不用试图取悦所有男人,你只需要找到真正欣赏你的少数(璐璐就如此,她一直的坚持和抗争让人心疼);或者甚至说女人们也应该去理解男人们的压力和他们背后的故事,因为大家其实都不容易。许多人说《盛》宣扬对女性的歧视,Steve老师觉得男人也是受歧视的。节目中展现的男人们都异常挑剔、世俗、批判、自以为是,这样的展现除了加剧两性关系的紧张,没有任何积极的价值。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善良、包容、有爱心的男人,可是他们的声音都没有出现。所以《盛》的过错,不在于它歧视某一个性别,而在于它把一个狭隘单一的两性关系视角强加在了所有人身上,男人女人都是受害者。2.误导婚恋问题的理解婚姻这概念起源于政治、军事和经济联姻,婚姻在现代社会被普遍化合法化是为了便于政府管理、实现社会结构的稳定,而当代婚姻承载着情感、法律、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目的。所以婚姻从来就不单纯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事情。可是《盛》却把女人们放在了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的真空里,完全忽略她们所处的环境给她们带来的影响。该剧从头到尾都在强调女人们的单身状态是因为她们的性格,心理,行为或者外形上面出了问题。把情感之痛、婚恋之苦的根源个人化,心理化,忽视了大环境,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方向。最引人反感的莫过于吴迪的人格障碍说,将“剩”和个体性格缺陷直接关联。我不否认一个人的性格会对亲密关系带来影响,可是人格障碍说的狭隘,就等同于用炒菜油烟排放来解释雾霾现象一样管中窥豹。前面说到许多年轻人活得粗糙,所以到了结婚的年龄都在挑剔中败下阵来。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是谁坐视甚至怂恿了我们的粗糙?当代中国适婚人群的情感之痛和婚恋压力,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想象一下,倘若没有独生子女政策,上海房价没有高出年收入十余倍,文化传统不强调男下娶女上嫁,大家在青少年时代接受了丰富的社交和情感教育,我们是否还会有那么多的挣扎?《盛》带来的误导,是把婚恋的不顺利归罪于个体,而家庭,朋友,社会,经济等层面的责任一并忽视。可是反过来,一个人结了婚,上面的诸多群体又会得到好处。这就像是中小企业创业时政府不给予补助支持,创业成功了政府又邀功请赏地来收取各种税费。这种误导,导致更广泛的冷漠,更多的人身攻击和指责,并且阻碍大环境上利于缓解婚恋的改变。3.片面呈现专业人士吴迪一直鼓吹自己的麻辣风格,可我认为犀利刻薄,强势批判,带着明显的个人价值取向,都只是作为咨询师很不专业的表现而已,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心理咨询行业会认可这样的做法。我不否认她有其他积极的方面,可是在她处理雯颉这个个案时的方式让我难以苟同。雷明则是人如其姓一般,更加让人哭笑不得。他的几乎每个提问都带着挑战和嘲讽的意味,而他的肢体语言和语气也毫无专业形象可言。沙盘是他把自己狭隘而又肤浅的妄想强加在别人身上的工具。这老兄还不是特别聪明,认真听其对话你会发现他经常喜欢给自己挖坑。比如他问璐璐是否配得上中国男人,璐璐突发冷箭提出无需取悦所有人,只需要极少数般配,遗憾他理屈词穷的样子被节目组切掉不少。Steve老师在此想和大家澄清,好的咨询师不会带任何价值判断,不会批判质疑,而会认真专注地倾听,耐心努力地支持你去改变。明显不专业的人,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水准。我会怎么做?古时候有一位智者说过:你行你上,不行别BB。那就说说如果Steve老师我会怎么办。第一,生活情趣是几位女生最缺乏的东西。至少从节目里来看,除了徐隽以外,几位女生的生活感觉一片空白。要吸引别人做你的朋友或者爱人,你自己得先是一个有趣的人。几位女生没有给人这样的感觉,他人自然难以想象和你长期交往。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让别人想要围观甚至加入,是节目里漏掉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二,家庭关系是另一个极端重要的方面。节目开始时这个话题稍有触碰,然后发现几位问题女孩都有各种家庭矛盾和成长创伤。和家人的相处方式对亲密关系里的表现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婚恋的压力也往往是家人给的最多。可是很遗憾,专家们只知道做女生们的工作,却忘了去教训那些让她们成长的不快乐,不自信的家人。说到这里,如果你的家人用这个节目来对你施加压力,你应该向他们指出:这些女孩的心理问题几乎都来自于成长经历,而成长过程中对她们影响最大的必然是她们的父母。婚恋问题不顺,经常都是自以为是的父母在旁边做猪一样的队友。第三,女孩们在择偶策略上依然没有跳出上一辈人的荒谬思路,还在坚持以收入,工作,年龄等等标准来做判断。为什么说荒谬,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按条件搜索的选择方式是合理的。两个差不多条件的人,未来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完全不同。通过更精准可靠的角度来筛选识别伴侣,女孩们太需要学习。最后一句话点评每位女孩:璐璐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其实挺好,比她聪明牛逼能压住她的男人足以。雯颉相亲102次后约会初期演技超群,但是为何失败102次障碍丝毫未变。萍萍需要和她妈分床睡或者经济独立搬出来住。徐隽的问题不在恋爱的第一步,情伤的根源也丝毫未变。寅容应该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忽略女妖精们所谓的调教。宝妮改变最大,但愿她能一直坚持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