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小窍门

人体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人体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血压的正常值是低压『舒张压60--90』高压『收缩压90--120』单位mmHg。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常用术语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影响血压的因素:1、增减血容量,2、血管的收缩或扩张,3、心肌的收缩力。平常我们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指对上臂肱动脉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测定,是对大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 偶测血压:被测者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测得的血压。 动态血压: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等项目。 高血压: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升高。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亮培,也称为“低压”。 脉压:逗键困收缩压减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KPa: 千帕,通常用于表示血压数值。 mmHg: 毫米汞柱,人们用水银血压计来测量血压时用水银柱的高度“毫米汞柱”来表示血压的水平。 1mmHg (毫米汞柱)=0.133kPa (千帕斯卡) 7.5 mmHg (毫米汞柱)=1 kPa (千帕斯卡)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应<130mmHg,舒张压<85mmHg。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山念舒张压≥90mmHg。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60mmHg (18.6~21.3kPa), 舒张压在90~95mmHg (12.0~12.6kPa)。 肌酐:人体内肌酸的代谢产物。肌酸量与肌肉容量呈正比,以稳定的速度产生,并以稳定的速度向血液中释放肌酐,由血循环带到肾脏,从尿中排出体外。长期高血压损害肾功能,使肾脏对血中肌酐的排出减少,使血肌酐升高。 心脏的超声波检查:又叫超声心动图,可以反映出各瓣膜的形态、活动是否正常,各心房心室的大小及形态,心脏周围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的情况,有无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造成的心脏损害、心包积液、各种心肌病,检出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和评价心功能。 --------------------------------------------------------------------------- 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也叫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也叫症状性高血压。由于某些疾病(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和其他原因所致)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原发疾病治愈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占高血压患者的5%~10%。 高原性高血压: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血压增高(特别是舒张压升高多见),而又不存在其他导致高血压的情况,返回平原后不经降压处理,血压很快恢复正常时,称为高原性高血压。 睡眠性高血压: 在睡眠时或睡眠后血压升高。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包括急进型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是指病情一开始即为急剧进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后突然迅速发展。恶性高血压是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最严重阶段。 缓进型高血压: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达数十年,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 顽固性高血压:少数高血压患者尽管接受了较大剂量3种或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其舒张压仍然持续增高,保持在115mmHg(15.2kPa)以上,称为顽固性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一个人舒张压不高,仅仅收缩压超出正常范围。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如果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mmHg称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引起肾血流量减少或缺血所致的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肾脏血管或实质疾病,如肾动脉狭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等引起的高血压。 医源性高血压:医生用药不当引起患者血压升高,超出正常值而导致的高血压,又称药物性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指在医院或诊所环境下测量血压时,个体血压升高,而在其他场合下血压正常的现象。这也被某种程度上定义为独立的办公室高血压。 血压不安症:指一种主要症状为过分注意自己的血压值,一天只有多次反复测量血压,才能定下心来的病症。 高血压脑病:主要是在原有的高血压基础上血压突然升高,高达200~260 mmHg/140~180 mmHg。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引起一种变化急骤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的结果,是发生在高血压病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综合征。 中风:又称卒中,医学上叫脑血管病,分为两类,一类是脑血栓形成,一类是脑出血。86%的中风由高血压引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又称一过性脑缺血,俗称“小中风”,指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脑组织一过性缺血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脑梗死/脑血栓:人脑的动脉血管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堵塞,血管中断,使该血管支配的脑组织失去血流供应而坏死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脑出血:脑动脉血管由于某种原因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到脑组织中形成血肿,同时造成脑组织的坏死,也可产生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症状和体征。 高血脂:又叫高脂血症,它是指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血脂升高,或者血脂水平的变化超出正常范围。 高胆固醇血症:单纯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 混合性高脂血症:既有胆固醇增高又有甘油三酯增高。 心脏:由左右两个心泵组成:右心将血液泵入肺循环;左心将血液泵入体循环各器官。每侧心脏均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基本封闭的“管理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 冠心病:当冠状动脉,也就是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发生明显的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和/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等而造成管腔部分或全部阻塞,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坏死时就导致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猝死:心脏突发骤停而死亡。 肾功能衰竭:又叫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包括高血压造成的进行性肾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如不能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无法调节水盐平衡等,临床上表现为少尿、无尿和各系统受累等。 心力衰竭:指在有适量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脏长期负荷过重或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不能排出足够血液满足组织代谢需要以至于周围组织灌注不足和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呈心力衰竭,又称心功能不全。按疾病的急缓又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慢性心功能不全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按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衰竭及右心衰竭。 心律失常: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 降压药:又称抗高血压药,可将其分为六类:(1)利尿剂(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剂(4)β受体阻断剂(5)钙拮抗剂(6)α受体阻断剂。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指高血压患者能否按照医师的嘱咐坚持治疗控制血压。 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钙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胞内、减少胞内Ca2+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又称钙通道阻滞药,它们可使动脉扩张,血压下降,也可治疗心绞痛。 利尿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排泄,使尿量增多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 药物的降压谷峰比(T/P比率):药物效果最小时的降低数值除以降压效果最大时的降低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