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一下《巴黎和约》到底是什么,再来看顾维钧为什么拒绝签字。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年在巴黎战胜国协约国集团为了解决战争问题以及战后维护和平问题召开了巴黎和会,然而实质上则是由美、英、法三国操纵的瓜分世界利益的会议。当时的中国作为战胜国一方,也被邀请参加会议,中国的使命就在于商谈收回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占有的利益,阻止日本趁机侵吞山东半岛。
因为,日本当时出度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就是肢核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租借地和太平洋上的重要岛屿,以确立日本在东亚地区的优势。而当时的局势是,英法已经私下里与日本订立密约,支持日本。所以消息传开后,激起了国内爱国人士对此的抗袭饥拿议,引发了五四运动,当时的北洋政府也迫于压力放弃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不过,这同时也是当时的外交官陆徵祥以及顾维钧努力交涉,在巴黎和会上巧用外交技巧得来的成果。因为,当时中国即便属于战胜国,然而一直在外交上处于劣势。巴黎和会还没有开始,就将其在和会中的五个席位减为两个。此外就是突然通报要进行会议商谈。而当时日本已提出由它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并公布了一战期间日本与英、法、意等国签订的关于山东问题的秘密协定。
在会上,顾维钧承认中国的确在1915年和1918年签订协议,许诺日本将得到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中国当时是被迫的,因此不应该履行。无论如何,任何有关德国所有权的问题都必须由和会解决。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完整等威尔逊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并且不久后,顾维钧的辩词——“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出现在《费加罗报》等多家重要报纸上,轰拍搭动了整个巴黎以至欧洲。然而,山东问题并未因顾维钧的精彩演说,在和会上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即便是争取到了美国有条件的支持,最终美国为了避免和谈破裂阻碍他建设国际联盟的设想,所以宣布日本放弃它在山东的军事权力,而只保持经济权利。至此中国的和谈任务算是失败。6月28日清晨,在北京政府训令签字,陆徵祥犹豫不决,而国内舆论坚请拒签三座大山的重压下,顾维钧向生病的陆徵祥作出了拒签对德和约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