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养生 生活起居:宜晚睡早起,多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不要急于脱掉棉衣,注意穿衣保暖,防止感冒。
精神调节: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通,其志为怒,恶忧郁而喜调达。故春季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
饮食营养:春季调养以养胃为本,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平补,以清淡为主。
体育锻炼:由于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体的新陈代谢,藏精多于化气,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以后,应加强体育锻炼,多做伸展练习,但运动量不能过大。
防病保健:初春,由寒转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致病的饿微生物细菌、疾病等,随之生长繁殖,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传染病多有发生、流行,要加强预防伤风感冒。
预防措施,一是讲卫生,除害虫,消灭传染源;二是多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
(2)夏季养生 生活起居:宜晚睡早起,与日同兴,以适应夏季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要睡好午觉,一为避暑,二为保持和恢复体力。 精神调节:夏季属火,与心相应,所以要重视心神的调养。所谓“心静自然凉”。 饮食调养:一宜清补,二应吃淡,性凉事物。
夏季炎热,食物易腐烂,要注意卫生,预防消化道传染病。
体育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公园、河湖水边、庭院空气新鲜处,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珈为好。
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因为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伤阴损阳。
防病保健:一是预防暑热伤人。二是对于一些每逢冬季发作的疾病,进行“冬病夏治”。
(3)秋季养生 生活起居:宜早睡早起,养秋收之气,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初秋,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故穿衣方面,注意酌情慢慢增加,不能一下穿的过多。
精神调节:秋主肺,其志在忧,忧伤肺,故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秋高气爽,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乐而忘忧,是调节精神的良剂。 饮食调节:秋主肺,味属辛,秋季气候干燥,易生秋燥,燥易耗人,津液伤肺,故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尽量少食葱、姜、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体育锻炼:金秋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的好时期,但因为人体生理活动处于“收”的阶段,阴精阳气处收敛内养状态,故体育锻炼也要顺应这一原则。
(4)冬季养生 生活起居:早睡晚起,衣着暖身,居室保温,睡前热水洗脚,以利安眠。
精神调节:宜知足常乐,精神安静自如,恬淡节欲,使神气内藏,养精蓄锐。
体育锻炼: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日虽寒,仍要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以积蓄体能和强健内脏。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中锻炼。 饮食:一要滋阴潜阳,宜温补。可选取用如狗肉、牛肉、羊肉、韭菜、牛奶、虾、大枣、黑大米、黑木耳、香菇、鳖、龟等食品。
南昌建设医院医师温馨提示:不同季节的养生方式自然有所不同,因为每个季节气候的变化,人们的身体状况也要与之相适应,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所以了解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有助于人们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
第一节 春季饮食调理养生
饮食要养阳。阳,是指人体之阳气,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抗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医圣李时珍在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
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所以应在饮食上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如谚语所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即为此义。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宜多食甜、少食酸。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但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故若多吃酸味食品,会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
有鉴于此,在春天,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第二节 夏季饮食调理养生
重视夏天饮食调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由于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工作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因天热大量的出汗,常导致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
加上夏天人们的食欲减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故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节 秋季饮食调理养生
关于秋季饮食养生,我们主要是根据秋季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征进行调理。
历代养生家曾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如元代翟佑编写的《四时宜忌>一书,对秋季每月的饮食宜忌都作了详细的记述,如九月宜“取枸杞浸酒饮之,令人耐老“,“初九日,佩茱萸,食饵糕,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无疾“。
因此,为了能够保健防病,我们应重视使日常的饮食和秋季的变化相适应。
多吃能滋阴润燥的食物。秋季,由于气候和环境干燥,故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遵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
一般而言,可吃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乌骨鸡、猪肺、鸭蛋、龟肉、蜂蜜、饴糖、豆浆、菠菜、橄榄、萝卜等凉润之品,以及胡桃粥、花生粥、杏脯、桂花酒、葡萄酒等温润之品。
第四节 冬季饮食调理养生
严冬季节,寒气逼人,人体的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
中医学认为,冬季应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有所收敛,并将一定能量贮存于体内,以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好准备;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冬季热能的更多支出,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所以,冬季饮食养生,要注意顺应自然、适寒热以维持人们的身心健康。
(1)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此外,中国近五千年灿烂的医药文化在保健养生方面早已精辟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经典思想。
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
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多食用大蒜类食物。
(2)春季要养阳
养阳就是通过锻炼和饮食来提升人体的阳气。所谓阳气,泛指人体的功能,是人体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原动力。阳气不足我们就会经常生病,会有肥胖、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甚至会产生癌症。
《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春季要把人体的阳气养好。实际上,对我们人体来说,十之七八的疾病都与我们人体阳气不足,寒邪内盛有关。我们人体的阳气就像太阳一样,没有阳光就没有生命。如果人体阳气失常,我们就会得病,甚至死亡。因此,养护好我们的阳气,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饮食:春季养阳的蔬菜三宝:韭菜、菠菜、莴苣。春天的韭菜最好吃,古人云“韭菜春食香,夏食臭”,韭菜性温,最宜人体养阳气。但要注意,春季肝旺而影响脾胃,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葱蒜亦为养阳佳品,葱可以补阳散寒,含葱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
蒜性温,有很强的差菌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另外,还可吃些荠菜、芹菜、菊花苗、马蹄、茄子、山药、蘑菇等,这些食物可润肝明目。同时可服一些适时的滋补品,如银耳能润肺生津,益阴柔肝,要少吃酸味多吃甜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肾两脏,对防病保健有好处。
(3)春季饮食要清淡
春季饮食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用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就会产生疲劳现象。春季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多喝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伤。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适量饮茶,还可以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
(4)春季应多食蔬菜
经过冬天之后,身体都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鲜蔬菜吃得少造成的。
如春季常发生的口腔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疾病都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而造成的营养失调现象。
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1)夏季饮食要注意什么?
第一要清淡,少吃荤。经常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会导致脾阳虚衰。所以无论在哪个季节都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尤其是夏季。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清淡的饮食,就是平常说的“粗茶淡饭”。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但是,饮食清淡,不代表完全食用素类。肉类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不食用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应食用少量烹饪清淡的肉类。最好是蛋、奶、鱼虾等低脂肪优质蛋白。
第二五味全,要少甜。饮食文化强调五味,而五味俱全能促进人的食欲。夏季是人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季节,所以我们在食用时也可以巧妙使用这个原则来开胃。夏季气候炎热而潮湿,苦味食物如苦瓜、莴笋、芦笋等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气、除潮湿。
夏天出汗过多,尤其是从事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盐分,而夏天的饮食比较清淡,佐以少量咸菜,又可以增进食欲。
另外,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丢失津液,喝水较多会冲淡胃液,适当吃些水果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而若在菜肴中加点醋还可以杀菌消毒,又能防止夏季胃肠道疾病发生。但甜味摄入过多会生湿生痰并且影响食欲,夏季气候潮湿闷热,人体本来就容易生湿,过食甜味更助湿热,导致胃胀不想吃东西,所以夏季不宜过食甜味。
第三吃得少,安排好。饮食节制首先要防止暴饮暴食。尤其要注意晚饭。因为晚饭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并影响睡眠。
特别是老人、小孩消化能力本来就不强,夏季就更差,吃得过饱,难以消化,容易使脾胃受损,导致胃病。
食物本来是营养人体的,切不要因为饮食不节制,使其适得其反,伤害人体的正气。
此外,还要注意三餐的时间及分配。
早饭要在7点左右,午饭在12点左右,晚饭在18点左右。
(2)夏季饮食要注意补充热量
人们一般都认为,冬天气候寒冷,人体需要较多的热量来保护,但是据有关的研究实验证明,一个人在冬天所需要的热量远没有在夏天多。
一位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40℃和-40℃的环境中,人体在一昼夜所消耗的热量,热天比在冬天要多出1675焦耳。
因此,人在夏天要比在冬天更需要多摄取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弥补体能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