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浅析三国时期东吴的航海

“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浅析三国时期东吴的航海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推翻了汉朝的统治。在这基础上,形成了曹操的魏、刘备的蜀和孙权的吴三个比较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公元208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曹操亲自率领三十几万大军,势挥戈南下,准备一举荡平孙权和刘备的势力。人数总共不过五万的吴蜀联军在湖北的赤壁,同强大但又骄傲的魏军,进行了一场水上大战。他们用火攻,烧毁了魏军的绝大部分战船,把魏军打得一败涂地。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又各自扫平了一些小的地方势力,中国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以东吴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我国航运业,有了很大发展。有人对当时的航运作了两句诗来形容:“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意思是:乘船好象坐车骑马一样,汪洋大海如同平坦的道路。这确是东吴航运面貌的真实写照。

一、舟楫为輿马

三国时期,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利,加上有着丰富经验的劳动人民的努力经营,使这里的经济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据载,三国时,东吴的稻田每亩已可以收到三斛米。这样的产量在当时落后的状况下,已经并不能算低了。

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再加上江南水乡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航运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以造船业来说,在汉朝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的船舶已能根据各种不同的用途分为好多类。单是军用船只就有斗舰、艨冲、舫、舸等等。

艨冲是一种战斗力较强的战船,外面蒙着牛皮,使敌人的箭射不到里面的人,里面的人却可以用弓箭和长枪等武器从小孔中杀伤敌人。整条船操纵灵活,进退自如。斗舰是一种比艨冲更大的战船,战斗力也更强。而舸则是一种非常灵巧的战船,上面操桨的人要比其他船多一倍,速度和灵活程度都是其他种类的船所无法比拟的。从军用船只种类的繁多,可以看出当时造船业比较发达的面貌。其实,这些船远不能包括当时所有船的种类。

吴国不仅船只种类多,而且数量也多。有的史料记载:吴国当时已拥有五千多艘船。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五千多艘船编成一个船队的话,恐怕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了吧。

船的种类多,数量多,是东吴船队的特点。更使人赞叹不已的是东吴船只的巨大。最大的称楼船。楼船在汉朝以前就已经出现,但东吴的楼船超越了前代。大的楼船可以“载坐直之士三千人”。可载三千人的楼船到底有多大,没有更详细的材料说明,但不妨做个比较:现在一般中等的剧场,满座为千人左右,而这条楼船的乘员却要三个中等剧场才能容纳得下,还不计武器、粮秣等必需品。这样的楼船行驶在水上,简直就是一座水上大厦,何况当时的船还是木头造的。

这样巨大的“水上大厦”,东吴还不止一艘。直到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如“长安”、“飞云”“盖海”等等。这些都是东吴最有名的楼船。孙权本人就曾乘坐楼船“长安”号泛游过长江。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吴蜀联军为了对付魏军的进攻;急需赶造大批的箭。于是在一个浓雾迷漫的清晨,诸葛亮带着一批东吴小船,船上扎着稻草人,借着浓雾的掩护,驶向魏军营寨。然后,鼓声大作,大有立即登陆攻击魏军之势。吓得魏军连忙放箭,箭都附着在草人靶上。雾快散时,草船上早已着满了箭。诸葛亮胜利完成了“造箭任务”。当然,这仅仅是《三国演义》上的一个故事而已。

可是,你知道孙权却真的“借”过箭吗?但他这次“借”箭却差一点把命送掉。有一次孙权乘小船去察看敌情,被魏军发现,于是岸上的箭象飞蝗一样扑来。顷刻间船的一边着满了箭。由于箭“借”得太多,船立刻向一边倾斜,而岸上的箭却还在连续不断地飞来。孙权眼看难逃船翻人亡的惨祸,不由得慌了手脚。这时,多亏机智镇定的船工,扳转了舵,把船掉过另一面,有意让箭着在船的另一面。于是象刺猬一样两面沾满了箭的小船,很快恢复了平衡。船工的机智,使孙权逃脱了这场灾难,类似这样的小故事是很多的。它们生动地反映出,三国时候,东吴的水上活动确实很频繁。难怪古人称东吴是“舟楫为舆马”的国家,一点也没有夸张的味道。

草船借箭·图

二、巨海为夷庚

东吴占据浙江、福建、广东一带,这里是我国历史上航海最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发展航海的优越条件,那里的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与海奋斗,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三国时候,航海技术有了新的进步,这就为东吴组织大规模航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东吴的几次大规模航海,人数都在万人以上。

公元232年的春天,孙权为了联络辽东太守公孙渊,从背后攻击曹操,派出使者航海到达辽东。十月份,吴国的使者乘着北风回到东吴。过了一个月,公孙渊的使者也航海来到东吴,并随船带了许多礼物。孙权大为高兴。

第二年的春天,温暖的东南风吹绿了江南大地;公孙渊的使者要启碇返航,孙权委派了两名文官正使和一名将领,率领着一支万人的大船队,护送公孙渊的使臣。大船队成功地航海到达辽东。可是多变的公孙渊却杀了孙权的使者,船只也尽为公孙渊所占有。

孙权暴跳如雷,非要亲报此仇不可。经臣僚们苦苦劝谏,才暂时作罢。公元239年,孙权又派了一个巨大的船队趁公孙渊守备不严,袭击了辽东,获得成功。凯旋的船队带着俘虏胜利回到东吴。

史书上关于这次孙权出兵辽东的船只,没有详细记载,但我们从另一个事实中,可以看出那时东吴船只的运载能力。有一次孙权派了使者带着礼品航海到句骊进行友好访问。作为回赠,句骊王送了一批马给孙权,由于只有一艘船,因此只装了八十匹马回国。那时,一艘船装八十匹马,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马是活牲口,不能堆放,又不能挤压,还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空闻。作远距离的航海,还需要带足马的饲料和饮用的淡水。要知道,这些马如果用今天载重四吨的卡车来装,差不多也要用二十辆。

公元248年,孙权派了一支三万人的庞大船队,由将军聂友和校尉陆凯率领,从海路进军珠崖、儋耳。珠崖、儋耳就是我国海南地区。公元三世纪即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已能组织这样庞大的船队,真是件不很容易的事。仅从三万多人这个数字,就可看出当时航海规模的巨大。

公元230年,孙权授命将军卫温、诸葛直组织了一支万人船队,到夷州和亶州。因为夷州是常有人来去的地方,所以船队很容易地到达了夷州。这里一年四季都很温暖,人民以农业为主,也饲养一些家畜。但卫温没有很好完成使命,末去亶州,不久就率领着船队回到了东吴。虽然这万人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姓名,但这一史实却被记录了下来。

三、东吴航海

东吴航行最远的要数朱应、康泰和他们的船队了。东南亚及西亚许多国家,自汉代起,就与我们有了海上往来。以后由于我国国内战争,这种友好关系中断了。为了同这些国家恢复友好关系,公元226年,孙权命令朱应、康泰出使扶南(柬埔)林邑及“西南大洋洲上”(南洋群岛)诸国。船队胜利地完成了这次任务,“所经及传闻有百数十国”,中国使者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不久,这些国家也相继派使者来到中国,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度中断的友好关系又恢复了。航海这座友谊的桥梁,把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朱、康两人回国后,把所见所闻写成了书。朱应写了《扶南异物志》,康泰写了《外国传》。这两本书都是研究古代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的重要史料,但由于历代统治者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和破坏,致使这两本书失传。《扶南异物志》只剩下一个书名,《外国传》也只剩下一些简单的条文散见于转述它的著作中。

四、结语:

三国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表现为航海的普遍和规模的巨大,而且大规模航海的次数多,活动范围大。北起江东、朝鲜,南到东南亚诸国。如此频繁地大规模航海,在我国是首创,以致有的史学家称孙权是“大规模航海的倡导者。”

东吴数次大规模的航海,决不是历史的偶然。汉代我国已有大规模航海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和三国对抗的局面又促使东吴向海上发展,再加上东南沿海广大劳动人民熟练的航海技术,就造成了东吴航海的巨大成就。

主要参考资料: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太平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