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 3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中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等几个大的王朝的统治和更迭。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就战争种类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统一疆域的战争,有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民族起义虚尘的战争,又有国内诸民族贵族为了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就军队发展而言,兵种和兵器装备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但有了独立的骑兵,而且舟师水军参战的数量也更多了。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加强步、骑、水军等的配合作战,使得战略战术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通过战争实践,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秦始皇的大规模筑长城、修驰(直)道、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建设边防的战略思想,有重大影响。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决策,收揽民心,分化对方,争取同盟,孤立项羽,取得了战争胜利。西汉王朝在对北方匈奴贵族的反击作战中,由名将卫青、霍去病率独立的骑兵集团主动出击,快速机动,远程奔袭,以及正面冲击,翼侧迂回等作战行动,创造性地发展了大规模使用骑兵的战略战术。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并对作战指挥机构以及步兵、骑兵的协同作战等作了论述。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从汉到隋曾多次发生过从黄河流域向江南进军的大规模战争,大都是步、骑兵和水军多路并进的多兵种大集团的配合作战。其中,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晋灭吴之战,东晋苻秦的淝水之战,以及隋灭陈之战最为著名。在这些战争中,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以及作战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颂誉陵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李筌的《太白阴经》认为,战争的取胜决定于国家政治的优劣、力量的强弱以及谋略的运用。到了辽、宋、西夏和后来的宋与金、蒙古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统治时期,互相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战争频繁。这时期,随着生产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火器和复杂的装备器材,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宋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军权由皇帝绝对控制,军队作战能力低下,造成屡战失利。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并颁布《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这时,许洞的《虎钤经》和何去非的《何博士备论》,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了非议。南宋名将岳飞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率“岳家军”突破皇帝“钦定”的作战旨意,采取步、骑配合的灵活战法,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陈规在《守城录》中,记录了军队开始使用火器和改进城防工事进行防御作战的方法,主张“守中有攻”,对城市防御战法有所创新。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均以骑兵见长,特别是后来兴起的蒙古族,建立了兵牧合一的制度,充分发挥其骑兵优势,以高度的机动灵活制敌,并善于学习和利用敌方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其军队的装备。蒙古贵族和后来建立的元王朝战胜南宋时,采取远距离的战略迂回和步、骑、水军联合多路进军,实施大集团军队的战略进攻。以上的实践经验和兵书内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古代的军事思想。 在革新与守旧的矛盾中继续前进的时期 大约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约从明朝至清朝后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境地,不但有连绵不断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民族起义野戚战争和统治者的平叛战争等,而且外国也开始入侵中国。这一时期,由于火器的改进和从外国引进部分先进兵器,出现了独立的水师、炮兵、工兵及其他技术兵种,加以作战对象发生了变化,因而在建军和作战指挥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时,一方面出现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单纯防守作战的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也在不少兵书中出现。明代杰出抗倭将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就是这种革新思想的代表作。他根据沿海复杂的地形条件和倭寇火器装备的特点,对阵法作了重大改革。他制定了以12人为单位的“鸳鸯阵”,把它作为战斗队形的基础。何良臣的《阵纪》一书,对于军队组训和战法的论述,也具有革新的内容。孙承宗主编的《车营扣答合编》,反映了在大量火器装备部队后,编制和战法的改革。茅元仪编纂的《武备志》,则试图从军事理论、建军作战、兵器制造使用、天象地理、江河海防诸方面,提出实行军事改革的依据,以求振兴明王朝的武备。清王朝建立以前,后金(清王朝前身)与明军发生萨尔浒之战,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夏允《幸存录》)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发挥其步骑协同作战的长处,对明军的多路进攻实行各个击破,反映了军事指挥上的新思想。乾隆以后,统治者局限于骑射为满洲之根本的思想,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在军事上逐渐趋于保守落后。但是,也有不少人针对这种状态,提出了某些革新思想。例如,惠麓酒民的《百金方》,主张团结民心,实行兵民联防;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提出京城要建立多层次设防的思想;年羹尧的《治平胜算全书》,强调平时对军队严格训练,战时才能取胜等,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中国古代千百次王朝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经验总结。它的丰富内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军事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近代的直至现代的军事思想,都从中批判地继承和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古代军事资料 中国古代战略战术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军队中的事情,不能等待君王命令,所有决断应由将帅做出。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自专:个人专断。内御:受朝内君王驾御。出兵打仗时,将帅对重大问题要自己决断;如果进攻或退却都由朝内君王决定,就大功难成。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后发兵而先到达战地,这是用兵的重要方法。 ●柔能制刚,弱能胜强。 柔:柔韧,与“刚”相对。制:制约。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在作战时,先动手就能牵制敌人,后动手就会被敌人控制。 ●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在作战时要先于敌人行动,这个机会不可错过。 ●道贵制人而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遵命。 用兵的原则,最重要的是牵制敌人而不被敌人牵制。能牵制敌人就掌握了主动权,被敌人牵制就只能由敌人摆布。 ●战而后阵,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一旦确定打仗之后就要布阵,这是用兵的常规;而布阵的巧妙,全在于将帅的用心谋划。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以五当一,如为万全。 作战时以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对付敌人,就能万无一失。 ●兵贵合也,合则势张,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心坚。 用兵可贵的是集中兵力,集中兵力就气势张、力量强、士气旺、心志坚。 ●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 兵散:兵力分散。聚:集中兵力。 ●以寡御众之道,须联数人之心为一心,合数万人之力为一体。 以寡御众:用少抵抗多。道:方法。 ●兵不贵分,分则力寡。 兵力不宜分散,分散了兵力就少。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作战时分散孤立的部队易遭挫败,集中的人数众多的部队难于摧毁。 ●兵贵胜,不贵久。 用兵重要的是取胜,而不贵久战不决。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就用兵情势来说主要是行动要迅速,乘敌人来不及防御,从敌人预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聪明的人一旦作出决断就不再犹豫,好比急雷迅至来不及捂耳朵,闪电速成到来不及合眼。 ●战如风发,攻如河决。 打仗象狂风那样猛烈,进攻象河水决口那样汹涌澎湃。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 用兵为害最大的是迟疑不决。 ●兵贵神速,机不可失。 机:战机。 ●奇在速,速在果。 用兵奇的关键在于快,快的关键在于果断。 ●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 功:功业。机:时机。 ●两军相恃所贵者机会,此胜负存亡之分也。 相恃:双方对立,互不相下。分:分界线。 ●兵贵拙速不尚巧迟,速者乘机,迟者生变。 拙速:虽然笨拙但行动迅速。巧迟:虽然巧妙但行动迟缓。乘机:有机可乘。生变:发生变化。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 时间难得,战机易失,行动要迅速,要快。 ●兵以速为策者,其机中速。譬犹猎者之逐兽,免起鹘落,少纵则失之。 用奇兵决策的关键是快,好比猎人打猎,必须抓住兔子跃起和鹘鸟落地的一刹那进行射击,稍一错过就失去机会。 ●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 》机:战机。先:抢先。后:落后。 ●潜师远袭,利在捷速。 秘密出兵远袭敌人,行动宜于敏捷迅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战势:作战形势。奇正:古代兵法术语,对其解释有所不同。一种廉洁是,以对阵交锋为正,设计邀截袭击为奇。作战形势不外奇正两种,但奇兵和正兵的交替变化是说不尽的。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打仗总是以“正兵”迎击敌人,以“奇兵”战胜敌人。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正:指正常的方法。奇:指特殊的、变化的方法。 ●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 用正规作战方式对付敌人,叫做正兵;用机动灵活的特殊作战方式对付敌人,叫做奇兵。 ●正兵贵先,奇兵贵后。 用正规作战方式贵在先发制人,出奇兵贵在后发制人。 ●治兵以信,求胜以奇。 以信:用诚信。以奇:靠出奇兵。 ●操正以正奇。 运用正规作战方式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运用奇兵。 ●兵以奇正为始。 奇正:奇兵、正兵,古代兵法术语。 ●兵之道难言,大要不外奇正二字。 兵之道:用兵的原则、方法。大要:总的说来。奇正:古代兵法术语。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以对阵交锋为正,以设计邀截袭击为奇。 ●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权谋。 奇正权谋:权衡谋划怎样运用正兵和奇兵。 ●行兵之要不外奇正,为正之法在于分合。 要:要旨。为正之法:运用正兵的方法。分合:兵力的分散和集中。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用兵善于出奇的人其战法象天地一样变化无穷,象江河一样奔流不竭。 ●治兵以胜,求胜以奇。 治军为了取胜,求胜靠奇兵。 ●将贵专谋,兵贵奇胜。 专谋:专断谋划。奇胜:用奇兵取胜。 ●以少击众,以弱制强,出奇无穷,制胜如神。 出奇:出奇兵。 ●古之名将必出于奇,然后能胜。 出于奇:善于出奇兵。 ●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 用兵靠适应形势变化出奇兵来取胜。 ●出奇制胜,变化如神。 ●凡战,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 ●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恒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率然:恒山(有的版本为“常山”)的蛇名。比喻各部队要互相支援,协同作战。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佚:逸。用就近的有利地形迎战远来的敌人,用休息好的部队迎战疲劳的敌人,用吃饱饭的部队迎战饥饿的敌人。 ●我饱食而待其饥也,安处以待其劳也,正静以待其动也。 安处:休息好。正静:严正安静。 ●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 弊:疲困。频繁作战百姓就疲劳,长期打仗士兵就疲困。 ●以逸制劳,以静制动。 逸:安逸。制:制服。 ●军之无阵,犹人之无四维,虎之无山谷,不可以一日存也。 阵:旧时作战部队的战斗队形。四维:旧指礼义廉耻。不可以一日存:一天也不能生存。 ●水来土掩,兵来将迎。突厥军队的战术,以高速度的运动为特征,即唐太宗所说的"风驰电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突厥兵的出击毫无规律性。张鷟《朝野金载》记突厥人人塞有如下征兆:"唐调露之后,有鸟大如鸠,色如乌雀,飞若风声,千万为队,时人谓之突厥雀。若来,突厥必至,后则无差。"这项记载并非无稽之谈(另详本书《突厥方物志》关于突厥雀的论述)。突厥雀分布于沙漠或半沙漠地带,在谢米列契,沙鸡常居于热海(伊塞克湖)北岸的山区,靠水草之地觅食,冬季迁徙,飞行极速。据此可知,唐代突厥雀南飞必在冬天,因为"胡地隆冬,草枯泉涸"。至于这种鸟性为什么会成为突厥人入塞的征兆,那显然是由于"每岁河冰合后,突厥即来寇掠"。一个"冰"字就这样把突厥雀南飞和突厥兵入塞联系起来了。突厥在"冰合"时节人侵中原是一种常例。《通典·突厥传》中云:"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祠,突厥将人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候冰合渡河。"难怪唐代文士用"冰合贼过"一事拟题:"将军守敬状:被差防河,恐冰合贼过,请差州兵上下数千里推冰,庶存通镇。"冰合便于渡河,不习水性的突厥骑兵选择这个时节入侵中原,是理所当然的。更有进者,兵强与马壮分不开,紧跟着"秋马肥"之后到来的冬天,成为突厥用武的"旺季",就更容易理解了。此外,还应估计到"胡地隆冬,草枯泉涸",此时掠夺临近的农业地区,正是为了解决草原地区人畜的给养问题。由此看来,突厥入侵的季节性,不外是游牧生活对军事行动的制约性的反映。 像行猎应先摸清野兽的分布状况一样,作战之前也必须侦察敌人的动静,因此在突厥大队人马前头有一支刺探敌情的尖兵。贞观四年(630),张公谨行军至阴山,曾遇突厥"斥候千余帐"。这种"斥候"部队,犹如蒙古的"哨马",十分机敏。所以唐太宗要王仁恭仿效这种办法,"远置斥候"。后来张廷圭也提醒过唐玄宗应对"贼有斥候"保持警惕。显然它是突厥行兵时重要的一环。中国文献所记的这种"斥候",大概相当于突厥文的Komg,即"侦探"。此外,在突厥战术中,也有"斗将"这种方式,如:"贼中有一骁将,超出来斗。""突厥许诺,因遣一将挑战,(窦)荣定遣(史)万岁应之。"看来,武德七年(624)唐太宗与颉利可汗在豳州城西骂阵,也就是一次斗将,只不过"唇枪"比刀枪更为突出而已。 以上所述尽管不够完整,但仍然能够说明突厥人的战术是与其兵制和装备相适应的。 最后,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事例,来考察突厥汗庭如何根据它的兵制和战术进行军事部署。《旧唐书·梁师都传》云:"(武德三年十一月)师都大惧,遣其尚书陆季览说处罗可汗日:‘比者中原丧乱,分为数国,势均力弱,所以北附突厥。今武周既灭,唐国益大,师都甘从亡破,亦恐次及可汗。愿可汗行魏孝文之事,遣兵南侵,师都请为向导。‘处罗从之,谋合莫贺咄设人自原州,泥步设与梁师都入自延州,处罗人自并州,突利可汗与奚、契丹、鞨鞨入自幽州,合于窦建德,经滏口道,来会于晋绛。兵临发,遇处罗死,乃止。" 这段记载,虽未全面反映突厥军队的活动,但其中有数点与本文所论甚合 第一,时在十一月,按节气已近"冰合"。 第二,梁师都北附突厥后受"大度毗伽可汗"称号,此处"请为向导",正是以客部落身份充当"军锋"。 第三,两名"设"自原州、延州人侵,均属西路,即右翼。突利率奚诸部从幽州来,方位在东,即左翼。处罗人自并州,显然是亲率中军。所谓"会于晋绛",实际上就是左右翼朝中路靠拢。毫无疑问,处罗可汗的作战计划也是遵循左中右三军的配置原则的。顺便指出,这次行军路线是沿袭历来塞北与中原交通的故道,即汉唐期间的"入塞三道"。 2007-4-2 19:54回复 古代军事 3位粉丝 3楼 突厥军队最主要的装备是战马和兵器,中国史书虽有记录,但颇嫌简略。因此必须用考古资料来诠释文献,才能提供一个关于突厥军队装备的具体概念: 《唐会要》卷七二《诸蕃马印》条云:"突厥马技艺绝伦,筋骨合度,其能致远、田猎之用无比。"这里已经概括地描述了突厥马的体质结构和工作性能,下面根据考古资料作些补充。前苏联科学院物质文化研究所考古队,曾在阿尔泰的牧民古墓中,掘出马的残骸23副,其中属于七、八世纪即突厥时代的共12副,包括肢骨10件、头骨6件。据查勒金研究,这12副马骸有11副可归入体高134--142厘米的"草原"马型,即几乎占总数的92%。因此可以确定,突厥时代阿尔泰马群基本部分的体型与现代哈萨克马近似。哈萨克马即我国所谓"伊犁马",是良种之一。《唐会要》的上述记载,看来是可信的。 有马必有马具,但文献失载,因此只能全部征引考古资料。马鞍大概因质料不便长久保存,所以没有遗留到今天,但马衔和马镫则曾大量出土。突厥时代阿尔泰的马衔是铁制,成对,但不完全相称。衔有两环,环端穿孔系带。带扣由铁、铜或骨制成,扣里有活轴,使带可松可紧。马镫据库莱墓葬群出土所见,可分三类: (l)最流行的是宽镫板、小革孔的8字形马镫 (2)形制略简,环孔顶端扁平,开一革孔 (3)此类形制最繁,环孔上方有高鼻,革孔横开。 这些马镫制作甚巧,环孔及楼板镂刻花纹,有的镫还镶上草木纹银错。马橙的使用对突厥军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骑士的脚有了着力点,便能变砍击为切击,从而提高杀伤效果。 突厥军队使用的兵器,据《周书·突厥传》云:"兵器有弓矢、鸣镝、甲鞘、刀剑。"现参照考古资料,分为射远器、卫体武器、短兵和长兵四类,逐项进行考释。 (l)射远器:包括弓矢和鸣镝。阿尔泰人在铜器和铁器时代早期,用简单的曲体木引七至九世纪才使用形制较繁的引从阿尔泰突厥墓的发掘中,可知这种弓具有如下结构:木胎,把手及两端以骨为社。卸弦平放时其长度为1.25米,持满时两端曲屈成M字形。这种骨衬M字形弓,其射程、强度和准确性均较古弓为佳。铁制箭镞多为三角形的三叶镞。镞叶穿孔,镞的下方附有钻孔的骨质球体,射出时遇风发响,这就是"鸣镝"。 (2)卫体武器:阿尔泰古墓至今尚未发现突厥人服用的盔甲。但中国文献对此屡次提及,如唐太宗说突厥"以甲胄为常服"(见前引),黑齿常之"见贼徒(指突厥兵)争下马著甲",皆是。古米列夫认为有无甲胄是侍卫之士与控弦之士在装备上的重要差别。这可能是甲胄不见于阿尔泰墓的原因之一。 (3)短兵:根据阿尔泰突厥墓葬品及蒙古和南西伯利亚突厥石人像的佩饰,可把马刀、匕首和剑归人这一类。马刀柄直,有十字形的腊(也有弯柄无腊的),刀身厚重。匕首也是直柄,惟刀锋有楔。剑制作甚精,剑身楼刻图案,可能是贵族佩用的外来品。 (4)长兵:目前仅知有长矛和马绊两种。阿尔泰墓出士的铁矛,其形制为銎管颇长,矛尖狭长成校形,以利戳甲。马绊即套马索,既是游牧人的牧具,又是一种武器。由于它有这样的价值,所以突厥法规定盗马绊者处死。 突厥军队的上述装备,在当时的条件下是相当优越的,难怪毗伽可汗十分自豪:"我父可汗的军队有如狼,他的敌人有如羊!"
相关文章
-
中国好声音张伟 是第几期的
2023-07-06 11:59 阅读(535) -
中国有十大菩萨是哪几位?
2023-07-06 09:42 阅读(541) -
中国武器在世界排名多少位?
2023-07-06 08:19 阅读(589)
1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简略
569 阅读
2 中国宋朝领先当时整个世界多少
623 阅读
3 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战争?
590 阅读
4 中国煤炭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600 阅读
5 中国有多少个宋传杰
57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