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库

忘忧草,为何叫忘忧草呢?

忘忧草,为何叫忘忧草呢?

萱草在我国有几千年载培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 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者枣人忘忧;背,北堂也。"另一称她忘忧,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历代医书讨论萱草甚为详细,《本草注》谓:"萱草味甘,令人好戏,乐而忘忧。" 晋代嵇康在《养生论》中写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蠲通"捐",是抛弃之意)。 《本草求真》谓:"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 清同治期间,称着江南的费伯雄于《医方论》说:"劳者,五脏积劳也。伤者,七情受伤也。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忧愁太过,忽忽不乐……萱草忘忧汤主之。" 历代文人对于萱草忘首庆拆忧之说,亦有不认同之说: 唐孟郊诗句云:“萱草女儿花,不差伏解壮士忧”。 宋代诗人梅尧臣说:“人心与草不相同,安有树萱忧自释?!若宫忧及此能忘,乃是人心为物易。” 刘敞诗中言之:“种萱不种兰,自谓忧可忘;绿叶何妻萋,春愁更茫茫。” 萱草忘忧,已成为一种美好的寓意。 此外,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萱草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萱草本写作谖草,谖是忘记的意思,这是它成为忘忧草的一种说法,而萱草性凉味甘,可入药,有利水凉血、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的功效,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消除忧愁,所以萱草被称为忘忧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