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鳍是大部分鱼类用来游泳和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包括成对的偶鳍和不成对的奇鳍。
1、臀鳍:臀鳍的的形态、作用和背鳍相似。以臀鳍为主要运动器官的鱼,像鳗鲡、 电鳗等,臀鳍通常比较长;而只利用臀鳍维持平衡的鱼类,臀鳍则较短。
2、胸鳍:位置较固定,一般 都位于头部后方,紧接着鳃 孔或总盖孔附近。软骨鱼类,如鲨鱼的胸鳍通常都很大,与体轴成水平位置,是重要的平衡器官,而鳐和魟则发展为主要的运动器官。
硬骨鱼类的胸鳍一般都比较小,与体轴成垂直位置,行动缓慢的鱼,胸鳍呈宽阔或舌片状,如狮子鱼;而行动快速的鲔和旗鱼,胸鳍则为长条状或镰刀状。部分鳗鲡科鱼类的胸鳍则消失不见。
3、尾鳍:和鱼类的推进、转向有关,完全由分节的鳍条构成。除了海马和黄鳝等少 数鱼类,多数鱼类都有尾磨。
4、腹鳍:作用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而它的位置在鱼类分类学和演化上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些较原始的鱼类,腹鳍位于腹部,称为腹鳍腹位,如绯鱼和鲤鱼;腹鳍位于胸鳍前后,称为腹鳍胸位,如海鲡、鲈鱼;腹鳍位于胸鳍前方、喉部下方,为腹鳍喉位,如蹰亚目。腹鳍胸位或喉位一般而言属于较进化的鱼类。
扩展资料
根据化石记录,类鳍结构最早出现在古老的无颌类中,奇鳍和偶鳍的起源相差超过一亿年,在进化上奇鳍是偶鳍的先驱,且二者有着相似的形态学特征。
关于鱼鳍特别是偶鳍形成主要存在两种假说。
其中一种是鳃弓起源学说,也被称为“Gegenbaur假说”,因为它是由德国解剖生物学家Gegenbaur在1870年提出的。该假说认为“偶鳍起源于鳃弓结构”。
随后,1877年出现了一种更有影响力的假说——侧褶学说,认为鳍起源于鳃后面鱼体表皮横向或纵向的褶皱,这一学说也得到了许多鱼类胚胎发育过程的有力支持,特别是最古老的鱼类——海口鱼和昆明鱼的发现,使得这种猜想得到了有力证实。
近年来最新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软骨鱼类鳃弓和偶鳍发育有相同的分子机制,揭示了鳃弓与鳍及人类四肢之间可能的演化关系,说明需要重新考虑旧的鳃弓起源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