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兵部一般有正部长尚书二人,副部长侍郎二人,清朝采取满汉双衔制,在用有能力的汉人官员掌握实权的时候,会设立一个满人的官员监督汉人官员做事,所以在清朝的兵部中,地位最高的是满人慧森租的尚书,但是真正掌握着实权的是汉人的兵部尚书。
清朝的兵部尚书是不掌握兵权的,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军队后勤的最高长官,平前兆常打仗或者正常行军训练的粮草都是由他们调动、补给的,军队调动的线路、有关于军队内部将领官职的升降、任免都是由兵部尚书掌握大权的。
至于具体到军队内部的行军打仗方面,兵部尚书是很少能插得上话的,在很多时候,兵部尚书的地位还没有地方的总督高。
扩展资料
清朝设立兵部的时间极早,关外时皇太极便效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不过,当时的六部,更多保留很多过去的体制,主管六部的并非尚书,而是贝勒。贝勒以下设立承政、参政、启心郎、笔帖式等官职。当时主管兵部的则是贝勒岳托。
到了清朝入关后,虽尽力效仿明朝制度,但仍经过很长时间春庆的变化,在编制、官职、职能上,开始不断完善。六部的职位,从贝勒改为尚书,尚书以下改为侍郎、郎中、员外郎等职位。尚书人数,也由最初的多人,逐渐定为满、汉各一人。
尚书的职位也不再由诸王贝勒兼任。到康熙三十年,清朝又在陪都盛京设立兵部。不过,盛京的兵部只有侍郎、郎中等职位,不单独设立兵部尚书。
雍正年间,地方总督兼任兵部尚书成为常例。当然,全国总督数量较多,为防止职权混淆,总督只领虚衔,便于处理地方军务。全国军务仍由中枢的兵部尚书处理。地方督抚想要调动军队,仍需要得到兵部调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