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沂蒙颂历史背景

沂蒙颂历史背景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这首源于真实故事改编的《沂蒙颂》,唱出了在战争年代里码渣,每一个山东省沂蒙山区儿女的激情热血。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特别是在黄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420万沂蒙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有120万沂蒙儿女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将士血洒疆场……从1946年开始,山东解放区通过支援鲁南、莱芜、孟良崮、济南等各大战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支前组织,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支援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这一经验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下面一组数字可以直观地看到,山东人民对淮海战役的巨大贡献。战役总共动用民工543万人、担架20余万副、大小车辆88余万辆、挑子30余万副……其中山东解放区就出动民工218余万人、担架5万余副、大小车33万辆、挑子19万副……在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当中,山东仅沂蒙山地区就有17万之众。位于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的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为战士们做军鞋,筹军粮,抬担架,救伤员,全村先后有近百人参军,共有8名村民为解放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朱村,也因此获得了“支前模范村”的称号。近年来,临沂挖掘提升沂蒙精神,坚持艰苦奋斗,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对朱村这类“红色村庄”的帮扶力度。“朱村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村庄布局混乱、基础道路设施薄弱、明清古建筑和红色历史印记缺乏专项保护。为此,临沭专门成立了朱村改造提升和柳韵田园综合体建设两个指挥部,聘请浙江大学编制《朱村村庄规划》,实行居住区、农业园区、旅游区‘三区同建’,到2022年打造出一个集居住、产业、旅游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宜居村居。”临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淑军说。临沭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先是将原来的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红色纪念馆升级改造,与朱村民俗展馆、烈士墓、纪念碑进行整合,打造一条红迅键色历史文化街区;又对50间明清古民居进行保护亩模巧性修缮,打造成“一街一巷一园七户”古村落。同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规划实施“沭河人家”精品农家乐等项目,以自助采摘、观光休闲、特色饮食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也在逐步壮大。目前,朱村已成功创建为山东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年均接待游客3万余人。朱村村民张雪英原来在外打工,这两年看着村里的产业越来越红火,她也从外地归乡,自己做起了小生意:“一到节假日,来咱这儿旅游的人可多了。我就把柳编的草鞋、帽子、小篮子拿出来卖,来的游客可喜欢了,每人都能带几件走。今年,我准备在红色文化街区租一个摊位,把在外打工的老公也叫回家一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