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古代扬州美女靠什么扬名天下

古代扬州美女靠什么扬名天下

的确,自古扬州出美女。2008年,扬州举行了一个“扬州十二粉黛”的评选,选出来的美女有刘细君(汉)、赵飞燕(汉)、赵合德(汉)、吴绛仙(隋)、刘采春(唐)、周宪(南唐)、周嘉敏(南唐)、毛惜惜(宋)、朱帘秀(元)、田秀英(明)、冯小青(明)、杨小宝(清)。而林黛玉、杜十娘、娥皇女瑛、柳依依、琼花仙子、芍药姑娘,因为身份户籍等原因考证不够而没入选,但她们在传说里也是扬州人。扬州美女真是灿若星辰呀!

首先,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地,水网密布,水质纯清,气候温和,景色宜人,物产丰饶,饮食恬淡。据《五杂俎》记载:“维扬居天下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风俗》也说:“多山多男,多水多女,故扬地产女较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女子便如雨后春笋般鲜润起来了。扬州美女大多肤色细腻、白皙微红、身材婀娜、步履轻盈,这与扬州良好的水土滋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就要追溯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的暴君隋炀帝了。隋炀帝当皇帝前曾做过十年的扬州总管;扬州“山明水秀、柳媚花娇”,使得他一直念念不忘,做天子后三次下扬州看琼花。每次到扬州,隋炀帝的后宫佳丽们几乎“倾巢出动”。扬州有顺口溜:“隋炀帝下扬州,三千美女拉龙舟。”李商隐也曾说“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自大业七年起,隋朝各地农民不断起义,隋炀帝后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于扬州。随带的数千绝色嫔妃、宫女们便流落扬州民间,在当地安家落户。大量美女给扬州带来了良好的遗传基因,使得扬州女子出落得越来越美丽妖娆,一代胜似一代。

再次,随着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处于水运枢纽的扬州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扬州成了当时最繁华的城市。自公元八世纪起,一千多年间,扬州被称为“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唐时的扬州在全国有“扬一益二”之美誉,就是说扬州当时是第一繁盛城市。明清时期,扬州盐商把持了全国的盐运业。以乾隆三十七年为例,扬州盐商每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600万两以上,占全国盐课60%左右。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全世界的32%,但仅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就占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8%。因此,达官显要、墨客骚人云集扬州,灯红酒绿,笙歌不息。这也吸引了艺界名媛、青楼名艳等大批美女蜂拥而来。当时的扬州简直称得上是一个黄金白银、才子佳人堆砌而成的城市。

此外,扬州女子爱美懂美,善于护理自己,善于打扮,虽然在那个时候没有化学品,没有合成物,但就是身边的花花草草,信手拈来,或制成香囊移步香远,或调之以迷水湖水护肤,更令人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惊艳。“三分天成、七分美容”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扬州有戴春林香粉店、薛天锡香粉店、谢馥春香粉店生产的三大香粉,一直风行于当时的社会。很多妙龄女子,均以争相使用香粉作为美的标志,最后,“三家归谢”,谢馥春便成了中国第一家化妆品店,并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博会国际银质奖章和奖状,成为当时国际化妆品著名品牌和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

有人片面地认为,传统中的扬州美女多为“瘦马”和“青楼”,这其实是一些没有历史依据的“戏言”。我认为,扬州美女扬名天下,不仅是因为她们外表美丽,更重要的是因为她们深厚的内涵,是因为扬州拥有一大批形象健康积极,棋琴书画等技艺水平高超的美女加才女。

以大家熟知的林黛玉为例。黛玉出生在扬州,聪明俊秀,父母爱之如掌上明珠,5岁时就为她请了家庭教师,早期教育为黛玉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无疑是出众的,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才华横溢并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她的才情令众人折服,在菊花诗会上,她一举双魁,她的《葬花词》、《秋窗风雨夕》更是无人能敌。曹雪芹一家和扬州渊源颇深,他塑造的林黛玉无疑就是心目中扬州美女的形象。

和亲公主刘细君是汉江都王刘建之女。汉武帝为结好乌孙国(今伊犁河上游流域),封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是早于昭君出塞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她在异域作《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她在中国历史上创下了几项第一:古代和亲女性中取得成功的第一人,古代诗坛上突破“诗言志”樊篱的第一人,琵琶治乐的第一人,还是化妆史上“点唇”的首创者。

也许汉代刘细君的杰出才华,还不足以证明扬州女子的才情,因为她毕竟生活于江都王宫中,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唐代著名戏曲艺人刘采春,不但会唱“参军戏”,她所作的《啰唝曲》歌词还被收入《全唐诗》中,则无可置疑地证明连唐代地位低下的扬州女优也受到了专门的教育。诗人元稹在赠刘采春的诗中,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这表明刘采春不仅是个美丽的女伶,也是个才女。刘采春的女儿周德华,同样受到了像她母亲那样。周德华不但善歌,也能自制新词。唐人《云溪友议》说周德华“虽《啰嗊》之歌,不及其母,而《杨柳》之词,采春难及”。

明代扬州的美女冯小青,也是扬州才女的代表。冯小青本名玄玄,大致生活于万历时期。《西湖梦寻》有她的小传:“小青,广陵人。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可知冯小青在遇到老尼之前,已经识字。老尼曾对小青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早慧而薄福,请将她交给我作弟子。”但未经允许。后来,冯小青“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奕棋”。因为嫁给杭州富人为妾,大妇奇妒,小青最后死得很惨。可是她留下的诗句,尤其是“世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一句,一直为后世传诵。或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原型即是冯小青。《红楼梦》也确实曾引用了扬州冯小青的名句:“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需怜我我怜卿。”

最后还应该提到清代扬州女画家方婉仪,她是扬州八怪之一罗聘的妻子。她不但能绘画,也能作诗,尤其善于画梅。罗聘和方婉仪的孩子们,个个都具有琴棋书画的文化艺术素养。因为这一家人都喜欢画梅,故有“罗家梅派”之说。没有方婉仪这个才女的撑持,“罗家梅派”是不能设想的。

即便是明清时风行的“扬州瘦马”,那些女孩也是从小便开始接受系统的技能训练。一般从七八岁开始养起,比较聪明清秀的,有专门的教师教她弹琴、吹箫、吟诗、作画;学到一定程度,又有专门的女教师教她梳头、匀脸、点腮、画眉;到十四五岁,又根据《春宫图》之类教她演习各种娇态。为了使她保持体态苗条,不致发胖,要严格控制其饮食。同时,她们还要接受眉目传情、卖弄风骚、吹拉弹唱等多种技能训练,待养得达到标准了,或卖到富贵人家为婢为妾,或卖到青楼为娼为妓。经过如此严格调教出来的“扬州美女”,自然得到了官僚、地主、富商们的欣赏。

从古至今,扬州究竟出了多少美女,无从考证,但她们都才貌双全,集容貌、气质、文化、修养、技艺为一体,这也是扬州美女扬名天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