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 seeding)
(王九龄)
把树木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的造林方法。又称直播造林。中国播种造林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古农书都详尽地述写了播种造林适宜的树种和播种方法以及抚育管理经验(见中国古代林学著作)。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播种造林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播种造林有与植苗造林不同的特点,并有其具体方法和适宜的季节。
特点
与植苗造林相比,播种造林的优点是:种子直接播入土中,可以形成分布自然、舒展匀称的根系,因苗木未经过移栽,根系保持完整,造林后没有缓苗期或缓苗期甚短;幼苗从种子发芽起即生长在一个固定地点,对造林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同一穴内常有多个植株,为通过选择淘汰形质较差的植株,形成优良林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需育苗等繁琐工序,技术简单易行,节省投资,节约劳力。缺点是:用种量大,因而种源不足时使用受一定限制;某些种子价格昂贵的树种,造林成本过高;易遭受鸟兽害、冻拔害、牲畜践踏和人为破坏;一般要求立地条件比较严格,干旱、寒冷、风大、灌木杂草多的地方,造林不易成功。
方法
根据完成播种的方式,可分为在空中进行的飞机播种和在地面上进行的手工(包括机械)播种,两者技术上各有特点。
①手工播种
适用于核桃、核桃楸、板栗、油桐、栎类、油茶、文冠果、山杏、红松、华山松等种粒较大的树种,也适于马尾松、油松、云南松以及柠条、花棒等种粒较小的树种。准备播种的种子(或果实)应进行品质鉴定,了解其发芽率(见种子发芽测定)、千粒重(见种子千粒重)等播种品质指标,以便合理地使用种子。有些树种应根据种子休眠特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造林季节、方法的不同,事先分别进行冷水、温水或沸水浸种、层积催芽、化学药剂处理,或根本不进行处理。春季播种被迫休眠的种子,一般只需浸种,但如造林地比较湿润,播后又不存在晚霜为害的危险,也可以催芽,以争取尽快发芽出土。播种休眠期长的种子,一定要提前催芽。雨季一般直接播种干种子,但如能掌握雨情,播后又不致遭受连续干旱,浸种有助于迅速生根发芽。秋播多不希望幼苗当年出土,故无论长期休眠的种子,还是被迫休眠的种子,为了安全过冬,避免寒害,均以播种干种子为宜。常用的播种方法有撒播、穴播、块播、条播等。撒播适用于大面积荒山、荒地、沙漠及皆伐迹地,造林前多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因而工效高,成本低。但植被茂密的地方,发芽种子的幼根往往因不能穿透地被物层接触不到土壤而死亡,落于地表的种子也易被鸟兽吃掉或被流水冲走。穴播一般是在经过局部整地的造林地上开穴,均匀地播下种子,然后覆土并轻轻镇压。这种方法,用工量较少,操作简便,选点机动灵活,应用普遍。块播是在面积较大的块状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一般应主要用于次生林改造、老采伐迹地更新及沙地造林。如果块状地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播种点,可称为簇播或窝种、巢种。条播是在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的造林地上,成行地进行播种,此法应用较少。播种时要求把种子撒布均匀、覆土厚度适宜、放置方式得当。覆土厚度一般可根据种粒大小、造林季节、土壤质地及湿度的不同,灵活掌握,大约相当于种子短径的2~3倍。种粒大、秋播、造林地区风大、土壤质地疏松及比较干燥的条件下,覆土可稍厚;反之,则可浅些。大粒种子应注意放置方式,如核桃的缝合线垂直于地面、栎类坚果横放等。
播种量决定于种子品质和单位面积要求的成苗数,也与树种、播种方法和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一般大粒种子核桃、核桃楸、板栗、油桐等每穴播种2~3粒;粒径稍小的栎类、油茶、山杏等每穴3~5粒;种粒中等的红松、华山松等每穴4~6粒;种粒较小的马尾松、云南松、油松等每穴10~20粒。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和沙漠地带,由于气候干旱,常常通过加大播种量换取较多的幼苗,如柠条、花棒每穴播种20~30粒。撒播用种量更多,一般撒播的用种量比穴播、条播多2~3倍。如松类穴播的用种量每公顷3.6~7.5公斤,比条播、块播、手工撒播低得多。
②飞机播种
具有造林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的优点。(见飞机播种造林)
季节
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树种适宜的播种季节和时间有明显差别。春季,湿润地区及海拔较高或纬度较高地带的山地、采伐迹地,水分条件好,可以进行播种造林。春旱严重的地方,幼苗多不能忍耐持续干旱,因而中、小粒种子播种效果较差。雨季,播种的具体时间一般根据当地当年气候特点确定,原则上应保证种子具有良好的发芽条件,苗木有一段较长的生长期,使其充分木质化,以利安全越冬。适于雨季播种造林的树种有限,主要是松类和某些水土保持树种。秋季,许多树木的种实成熟,是播种的良好季节,特别是某些树种采种后立即播种,可以减轻种子运输、贮藏的繁重劳动,种子在土内越冬后,翌春发芽早,但种子留土时间长,易遭鸟兽害,中、小粒种子易被风吹散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