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香港人写的文章,看过了你就明白了.现代标准书面汉语的形成虽然与国语/普通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书面汉语与普通话口语相一致,但现代书面汉语的确立,是白话文运动的结果,而非国语运动/推广普通话的结果。自从全国推行白话文后,粤方言地区一直是用粤语念书面语的,懂不懂国语/普通话与学习书面语完全没有关系。当然,懂国语/普通话的话,学习书面语会简单得多。因此,可以说,在粤语地区,即使在白话文运动之后,依然是处于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状态。如果从外国人的眼光看,这有点不可思议,但在中国的传统裏,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或者可以说没甚么大不了。粤语文字化,目前可考最早是明末的木鱼书,至清代唱龙舟等都有以粤语入文,但这些都只是在唱词裏加入若干粤语词而已,与真正粤语文字化距离尚远。清末开始在广东出现了“三及第小说”,所谓三及第,是一种既保留文言文色彩,又受北方官话小说的白话影响,再渗杂大量粤语燃余的文体。“三及第”在广东和香港长期风行,一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的一些报章都依然有连载三及第小说。“三及第”写的小说,一直被视为市井通俗作品,难登大雅之堂。至近二三十年才开始有学者爬疏整理三及第的文学发展(算是一种俗文学吧)。清末传教士在广东曾出版粤语口语《圣经》,还有少量由广东文人为了向妇孺和农民宣讲道理而编成的粤语话本,都是目前所知比较成形的粤语文字化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用汉字写的。同期还有少量用拉丁字写的粤语作品,但不算很流行。自清末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全国关于汉语文字拼音化的讨论甚为热烈,当时也有一些左派知识份子推动拉丁化的粤语文字,一直至解放后国家制定推行普通话的政策后才告停止。拉丁文字在粤语文字化的道路上占的角色一直不重。目前所见在香港流行的粤语文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在香港出现的。从社会背景看,香港民间继承了自清末以来的“三及第”传统,三及第在香港的通皮者滚俗读物上继续发展、口语逐渐增多以至完全垄断、文言和白话减少终至消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粤语文字体系。七十年代在香港近当代社会文化可谓一个分水岭阶段。之前香港虽然一直有粤语歌、粤语电影,以至粤语文字的小说,但这些都是十分市井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只有教育水平较低的妇女、苦力、低下劳动阶层才会看。当时受过教育或中产以上的阶层,听的都是英语或国语的流行曲、电影,读的都是书面汉语写的小说。而七十年代则见证了粤语歌曲和电影崛起,伴随粤语文字的小说、文章,也开始进入中上阶层的视野。为甚么这现象发生在七十年代呢?从大的层面看,七十年代是香港本土意识诞生的年代。历史以来香港的地方意识与广州等地十分接近,香港人的自我认同总是与家乡认同、广州认同混在一起的,除了原居民外估计并没有十分纯粹的香港本土意识。自五十年代初香港与内地边境封锁后,民间交流几乎隔绝。至七十年代,第一批边境封锁后出生的香港人已经长大,他们只有香港本土意识,家乡槪念不是没有,但已远较上一代淡薄。至此,当代香港人的集体自我认同才告出现。现在还有一些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自边境封锁后,内地一连串政治运动、以至最变态的十年文革,都是将香港人推离内地认同的主因。七十年代的香港还是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本来港英政策在香港推行的一直是比较高压的统治,华人地位很低。1967年香港左派大暴动后,港英强力镇压后自我检讨,认为是社会低下阶层青年苦无出路,才被左派思想吸收。因此从六十年代末起,港英开始大幅增加中学及大学学额,让更多低下阶层青年能接受高等教育。本来香港的大学学生都是富有人家子弟,自此大批成绩优异的中低下阶层也进入了大学,他们将对社会的不满带进了大学,促使七十年代初香港的大学摇身一变成为社会运动的前线阵地。七十年代一直被称为香港大学界的“火红岁月”,大学生发动的一系列社会运嫌此动,包括保钓运动、反贪污捉葛柏运动、中文合法化运动、关注艇户运动等,都迫得港英政府不得不退让,最终促成港英对华人的进一步放权。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在文化上的反映,就是低下阶层与中上阶层的藩篱被打破,本来只属于低下阶层的娱乐活动取代了国语或英语娱乐,主导了社会。而七十年代电视普及更对粤语流行文化起关键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七十年代粤语流行文化的几个代表人物,包括黄霑、许冠杰,当年都是香港大学的本科生。可以说没有他们,根本不会有后来一度风行神州的粤语流行音乐。而他们当时身处的恰恰是大学的“火红岁月”裏。与粤语流行音乐和粤语电影迅速占据社会主流相比,粤语文字的读物发展速度较为滞后,毕竟一直以来用粤语念书面语,大家都不觉得有甚么问题。文字的传统远较流行音乐、电影牢固,社会也从来没有出现要求以粤语写文章的呼声,所以书面语还是占据著完全主导的位置。在八九十年代,粤语文字开始由市井读物往较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八十年代香港开始出现以中产读者为市场的粤语小说(最经典的是根据广播剧剧本改写的《小男人周记》),同期以中产为市场的潮流杂志《号外》,则是将粤语文体引进非故事文章的始祖。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正处于回归时期,香港本土意识空前高涨,粤语文字往上层发展与此不无关系。当今的香港,粤语文字已十分成熟,不过有趣的是,粤语文字至今没有挑战标准书面语的正统地位,即使是最激进的粤语文字倡导者,他们都认为标准书面汉语才是正统,学校不需要教学生写粤语文字。可以说,粤语文字与标准书面语,各有各的交际功能。两者的分工,大抵是正式场合必须用标准书面语,非正式场合即大可写粤语。例如在香港的论坛上,如果大家讨论很严肃的话题,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说服其他人,只能够写书面语。如果聊哪家餐厅好吃、哪个女星如何如何,则几乎全写粤语。博客也是一样,如果只记生活流水帐,多数写粤语。写自己对双普选的看法,则几乎肯定会用标准书面语写。电邮的话,如果大家写电邮讨论朋友之间的八卦事,都会写粤语,如果是正式业务通讯,则一定写书面语。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何港英或回归后的特区政府一直没有将粤语文字列为官方文字?其实这原因很简单,港英自七十年代后的治港方针,一直是大市场小政府,政府在社会上各个方面,能不干预的就尽量不干预,这种“积极不干预”的自由市场主义,可谓是香港根深柢固的意识形态。在经济上如是,文化上也是如此。社会既然没有要求将粤语文字列为正式文字的呼声(至今还是完全没有这样的呼声),政府也自然不会主动做相关方面的工作。回归后的特区政府,某程度上对本来的完全市场主导主义作了调整,在基本“积极不干预”的大方针下,对一些明显有益于社会的议题,采取主动出击的做法,例如回归后的环保政策、禁烟政策等,都是社会没有明显呼声,但政府已全速推动。在语文方面,政府也有一定程度的“主动出击”,例如推行母语教育、鼓励学好英语和普通话等。目前民间与政府在语文议题上最大的矛盾是母语教学政策,其他事项上民间与政府都有共识。目前香港的语文政策是两文三语、通繁识简,而两文的排序是先中后英、先繁后简,三语官方排序是粤语、普通话、英语,在社会上的使用情况则粤语是本地社会内部交际语,普通话用于与国内沟通、英语用于与国外沟通,各司其职,而英语声望略高于普通话。粤语文字则作为民间流行的沟通工具,仅用于非正式的场合,既然不会用在正式场合,也自然毋需赋予任何法定地位。目前香港的各种语言和文字已处于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各有各的使用范围。我估计这种状态在未来二三十年唯一的变化,将会是英语和普通话的社会声望排序会换转,普通话的声望将超越英语。但这两种语言的社会职能范围不会有大变化。除非出现突然的强力将现时的稳定平衡状态打乱,否则粤语文字在可见将来都不会超越现时的使用范围。
相关文章
-
悬赏一百财富!求答案!! 有一个十字路口,放置了三个
2023-05-28 06:09 阅读(583) -
粤语怎么学的最快
2023-05-22 21:12 阅读(608) -
悬赏分!!!请问聚宝盆的网址是什么?
2023-05-19 18:14 阅读(576)
1 粤语电影中有哪些让不懂粤语的人完全不能体会的有趣词句?
600 阅读
2 粤语发音技巧
632 阅读
3 悬赏 香波泡泡球~~
533 阅读
4 粤语中一个男的对一个女的叫阿麽什么意思
594 阅读